千與千尋同款“水上列車”憑實力吸粉
縱覽鹽湖美景的006號燈桿浪漫出圈
黃河灘涂大閘蟹給山西“上分”
東湖農貿市場走紅
……
這座位于山西西南部的城市——運城
迎來了“潑天的富貴”
在運城市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書記、局長陳小光看來
運城文旅出圈
既是機遇又是挑戰
只有苦練“內功”
才能讓旅游優勢更優、強勢更強、旺季更旺
運城
古稱河東
地處晉陜豫黃河金三角地區
作為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
運城有著豐厚的“文化家底”
這里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02處,位列全國地級市之首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8項
這里流傳著黃帝戰蚩尤、舜耕歷山、禹鑿龍門、嫘祖養蠶的傳說
留存有永樂宮、后土祠、解州關帝廟等歷史遺跡
孕育出關羽、王勃、柳宗元、關漢卿等文武俊秀
運城市文化和旅游局發布的數據顯示
2024年1-8月
全市46家A級景區和嵐山根景區
累計接待人數1309.81萬人次
同比增長47.66%
累計門票收入10032.91萬元
同比增長64.66%
累計經營收入22062.32萬元
同比增長34.02%
對于運城的“火”
陳小光表示
通過整合文物與非遺、人文與生態、城市與鄉村的文旅資源
運城打造了高品質的文旅“產品包”“景點群”“線路套餐”
把優秀的文化旅游資源“串珠成鏈”、打包呈現
此外
圍繞鹽湖、關公、鸛雀樓、永樂宮等特色文旅IP
運城因地制宜發展文旅文創、潮玩娛樂等業態
打造文旅新場景、新模式
讓游客玩得好、留得住
如何讓旅游產業“紅”下去?
陳小光認為
在文旅市場的繁華背后
是不斷變化的消費者需求
有情有義有味道的運城
既注重抓好產生短期轟動效應的“急就篇”
又著力打造形成長久效益的“千秋業”
讓旅游既有看頭,又有說頭
游客能點頭、百姓有賺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