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展出的解州關帝祖廟版刻、古建筑測繪圖讓業內人士大飽眼福,“我有拿手戲”群眾文藝活動上演的鼓樂、說唱道情、蒲劇等讓市民金秋收獲文化大餐,《黑神話:悟空》打卡點讓更多年輕人知曉了“國寶第一市 天下好運城”。
日前舉行的第35屆關公文化旅游節,讓專業人士過癮、帶給當地人歡樂、吸引年輕人尋寶,展現了文化旅游節的“簡約卻不簡單”。
近年來,運城市深入挖掘關公文化的時代價值,創新舉辦關公文化旅游節,持續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關公文化等運城文旅品牌“王炸效應”持續顯現。
關公文化旅游節開幕式現場。新華網 發
場景一:首次展出,這座博物館有看頭
9月23日,關公文化博物館正式掛牌。解州關帝祖廟館藏古籍、孤本、版刻、古建筑測繪圖等百余件展品首次與公眾見面。
關公文化博物館揭牌儀式。新華網 發
赴博物館,在雉門東看文物繪圖展的線語春秋;行至雉門西,從古籍文獻展觀祖廟華章;在西官庫,從祭祀文物展了解禮制變遷。行走在館中,文物典藏令游客感嘆。
近年來,解州關帝祖廟積極修復館藏珍貴文物、開設展覽、舉辦交流活動,挖掘關公文物的價值。“游客現在可以從古籍文獻、文物繪圖中了解歷史,可觀、可感,沉浸式感悟關公文化。”解州關帝廟文物保護所關公文化研究室主任陳園園說。
“這些古籍讓我對忠、義、仁、勇的關公文化有了更近距離的體會,也感受到了運城的文化底蘊。”廈門游客顧先生說。
場景二:市民捧場 文藝大餐上桌
“麥子熟咯”……原創鼓樂節目《麥子熟了》精彩開演,鑼聲、鼓聲、唱腔勁道十足,表達了豐收的喜悅,而這也是關公文化旅游節帶給運城市民的一道文化大餐。
9月23日晚,第七屆“我有拿手戲”群眾文藝活動吸引了不少文藝愛好者前來,融入國家級非遺線腔的鼓樂、融合河東地域特色的說唱道情、蒲劇專場演出、廣場舞大賽等活動精彩上演,展現了運城的民間動態和民俗文化。
“這座城市具有獨特的民間文化活力。”在運城文旅顧問方鑒看來,這些群眾文藝活動展現出運城民間文化、民俗文化獨特的文旅價值和魅力。
關公文化旅游節前后,當地還舉行了關公文化戲劇展演暨2024蒲劇藝術周、“盛世華誕、文化筑夢”書法展等活動,持續增強文化旅游節的內涵及附加值。
山西新編大型蒲劇歷史劇《忠義千秋》。新華網 發
場景三:尋寶河東 “黑悟空”吸引年輕人游運城
行至關帝祖廟入口處,《黑神話:悟空》打卡點就在眼前,來自全國各地的年輕人用自己的方式與古建筑合影。
網友爭相在社交媒體平臺“曬”打卡照 新華網 發
近日,當地開通“跟著悟空游運城”旅游一卡通,運城“城景通”推出免費直通車線路等,歡迎來運城看古建的年輕人。打卡過永樂宮的網友在社交媒體留言:“游覽完芮城永樂宮,古人的審美、智慧帶給我太多震撼。”
為了讓更多年輕人喜歡上這座城市,運城推出了《河東十三邑 中華編年史》。這本書以“史”為線,是一本串起了運城13縣(市、區)、72個景點、26個時期、18天的旅游路書。此書在關公文化旅游節期間大出風頭,成為不少嘉賓的鐘愛之物。
博物館首展、文藝演出紅火、古建筑出圈……這些熱鬧、有趣的場景背后,可見歷屆關公文化旅游節的行進脈絡,更是運城市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深意所在。
正如運城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王立剛代表市委市政府在旅游節開幕式致辭時所說:“運城市將以舉辦本屆關公文化旅游節為新起點,進一步推動文旅融合發展,持續優化文化服務和文化產品供給機制,把文旅產業打造成為戰略性支柱產業和民生幸福產業,也讓傳統文化和現代文明碰撞出氣壯山河的時代強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