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是東北地區具有悠久歷史的城市,有著2300多年歷史,有著深厚的歷史積淀和豐富的文化底蘊。作為城市文化和旅游的重要組成部分,城市重點街區在城市發展過程中處于不可替代的地位。現以沈陽市城市重點街區為例,從城市文化塑造的社會功能、沈陽市重點街區文化形象的樹立與定位以及沈陽市城市重點街區文化塑造路徑三個方面進行探討,并從打造沈陽市重點街區主題文化品牌、植入文化要素以及從歷史遺跡中探尋新文化內涵三個方面提出相應的實踐路徑。
不論是距今7200年前的新樂文化、擁有2300多年歷史的古城文化、近300多年的清朝文化、關東文化、抗戰文化還是中國工業文化,都為沈陽留下了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新樂遺址、沈陽故宮、清福陵、昭陵、大帥府、鐵西工業園區、夏宮、五里河體育場、遼寧體育館等都是沈陽代表性標志。然而,沈陽的城市文化卻因為缺少具有“特色標簽”的建筑、街道等,無法準確定位發展方向。沈陽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對城市文化的塑造遠遠滯后于歷史文化名城定位的要求,因此必須對其進行深入研究和精準闡釋,同時還需要將沈陽城市文化重新定位為“沈陽古老符號”。
沈陽在我國東北地區的城市中不僅有著悠久的歷史,而且風景宜人,歷史文化遺跡較多,文化底蘊深厚。在現代化不斷推進的過程中,對沈陽市重點街區進行文化塑造,提升其整體精神面貌,充分發揮城市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避免城市之間的同質化現象,更好地展現城市及其街區的歷史底蘊和獨特魅力,讓城市充滿生機與活力;同時其也是凸顯城市特色、彰顯城市個性的關鍵所在。
重點街區城市文化塑造的社會功能
城市重點街區大多位于城市的核心區域,是城市文化的重要傳播區域。城市形象的塑造包括對城市文化特征的精心設計和規劃、城市文化建設等方面,旨在展示城市的文化底蘊和獨特性。通過對重點街區進行城市文化塑造,既可以更好地展示城市的形象和文化,也能夠充分發揮城市的社會功能。
規范城市空間秩序
城市文化是城市的靈魂,是一座城市形象和價值的重要體現。每個城市都有獨特的文化特色,這些文化特色深刻影響著城市的形象、發展和居民的生活。隨著城市化不斷加速,城市空間秩序的規范顯得尤為重要。城市重點街區通常涵蓋城市主要商業街道、文化街區、歷史文化遺址等重要地標,這些景觀具有承載城市文化的重要功能,通過對重點街區的文化塑造和規范,可以優化城市空間布局,提升城市空間秩序標準,進而推動城市發展,改善居民生活環境。
促進城市經濟發展
重點街區文化塑造可以促進城市經濟發展。城市文化與經濟建設密不可分,重點街區是城市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沈陽需要通過文化塑造和規范提升重點街區的吸引力,將其打造成商貿、文化、旅游等產業的核心區域,從而帶動周邊經濟的發展,實現資源優化整合,加快城市發展,促進經濟繁榮。
首先,重點街區的文化塑造可以吸引更多游客。文化是城市的靈魂,也是城市旅游的重要資源。重點街區作為城市發展的核心區域,集聚了大量的文化資源和旅游資源,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其次,文化塑造可以提高重點街區的商業價值。重點街區作為城市商業的核心,商業價值極高。而城市文化的塑造和規范可以提升重點街區商業的吸引力和競爭力,提高商業經營收益。例如,通過建設特色商業街、引進品牌商家等手段,增加客流量和經濟收益,促進城市商業活動發展。
最后,重點街區文化塑造可以提高城市的形象和品質。城市文化塑造,可以改善重點街區的環境和形象,提高城市的整體形象和品質,從而帶動城市其他產業的發展,促進城市經濟快速增長。城市優美的環境、良好的文化氛圍和完善的基礎設施可以吸引更多游客,從而推動城市經濟的發展。
促進城市文化交流
重點街區是展示城市文化和傳統文化最為重要的場所之一,對重點街區進行城市文化塑造,有利于弘揚城市文化和傳統文化,增強市民的文化自信心。例如,重點街區可以設置文化遺產展覽館、傳統手工藝品展示區等,讓市民和游客感受到其獨特的文化魅力。在展館里,人們可以了解到城市的歷史、傳統文化、經典藝術等內容,從而更好地傳承和弘揚城市文化和傳統文化。
首先,文化塑造可以打破地域隔閡。不同文化的人往往擁有不同的審美標準和生活方式。游客選擇到一座城市旅游,主要目的就是了解當地的歷史地理、民風民俗與獨特的城市文化,從而打破地域隔閡,促進各地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其次,文化塑造可以打造交流平臺,促進產業發展。重點街區通常集聚了大量文化資源,例如美術館、圖書館、博物館、劇院等。不論是在美術館舉辦藝術展覽還是在劇院舉辦戲劇演出,都可以為文化交流提供更加優質的平臺,讓市民和游客感受當地的文化氛圍和魅力,促進文化交流。通過對重點街區文化的塑造和規范,可以打造出更加具有吸引力和競爭力的文化產業,進而促進文化產業的繁榮和發展。同時,文化產業也可以促進城市內外文化的交流,擴大文化影響范圍,提高城市文化軟實力。
沈陽市重點街區文化形象現狀及重新定位
城市重點街區的文化形象是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打造凸顯城市特色和歷史文化底蘊的文化形象顯得非常重要。街區文化既是城市文化的切入口,又是展現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
沈陽市重點街區文化形象現狀分析
沈陽市重點街區主要有盛京古城街區、中山路街區、鐵西工人村街區等。為了更加全面地了解沈陽市民對重點街區的認知和評價,以及他們對這些街區未來發展的需求和期望,因此開展了問卷調查,為重點街區的重新定位提供參考借鑒。本次問卷調查采用了網上問卷和紙質問卷相結合的方式,共計發放1000份,有效回收849份。其中,網上問卷回收518份,紙質問卷回收331份。
1.文化認知度低
通過問卷調查發現,沈陽市民對重點街區的認知度較低,只有不到37%的受訪者能夠準確說出沈陽市有哪些重點街區。盛京皇城街區作為歷史文化與商業飲食特色街區,雖然擁有包括沈陽故宮、張氏帥府等著名景點在內的13處文物保護單位,是最能集中展示沈陽文化風貌的街區,但是街區內的綠植觀賞性較差,植物種植的閑置區域較多。景觀小品多為卡通形象,色彩與街區的整體風格差異較大,缺少文化內涵。這說明沈陽市在對重點街區的維護管理以及推廣和宣傳的力度不足。
2.欠缺文化內涵
調查發現,有超過62%的市民對重點街區的歷史文化內涵缺乏深入了解。作為沈陽市最具代表性的老街之一,太原街一直都是游客的必到之地。然而,隨著城市改造的不斷進行,太原街的文化價值和歷史內涵也受到了一定破壞。沈陽故宮是滿漢建筑藝術融合的經典范例,但經過調查得知,很多市民對沈陽故宮的歷史文化背景、建筑風格以及其與北京故宮的區別知之甚少,還對其周圍環境與配套設施表示不滿。
3.過度商業化
沈陽市重點街區由于過度商業化,文化內涵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壞,這阻礙了沈陽市文化形象塑造的發展。以沈陽市最具代表性的商業街——中街為例,中街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但是由于多年來的商業化經營和城市規劃,中街的歷史文化風貌受到了極大的破壞和影響,商業化過度,“人山人海、商鋪密布”的商業景象并未得到根本性改變,嚴重影響了游客對重點街區文化的感受。
沈陽市重點街區文化形象的重新定位
1.深入研究歷史文化背景,加強頂層設計
為了解決城市文化形象建設的問題,沈陽要重新定位沈陽市重點街區文化形象。《中外城市知識辭典》認為,城市文化包括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兩方面。物質文化為實體物質,包括建筑、文物、交通、公共文化娛樂設施等;非物質文化包括區域的民風民俗、宗教信仰、藝術作品、生活方式、價值觀念等。要對沈陽市城市重點街區進行文化塑造,首先必須廣泛收集地域文化資源,查閱大量相關文獻資料,對重點街區歷史、文化背景和代表性建筑物等進行深入研究。在對重點街區進行文化定位的過程中,要通過實地勘探、古屋游歷、古跡鑒賞及專家論證等各種渠道與方法對沈陽市重點街區的文化資源進行詳細梳理,深刻把握沈陽的時代變遷以及沈陽市地域文化的形成與發展歷史,為進一步明確沈陽市重點街區文化形象的文化定位,制訂規劃方案和項目計劃夯實基礎。
2.打造文化品牌
在對重點街區進行頂層設計、統一規劃、制訂開發方案的基礎上,沈陽要在政策指導下加大對歷史街區歷史文化特色的開發力度,設計、開發各種能夠反映城市形象的文創產品,塑造獨特的城市文創品牌,以具有現代審美的產品表達城市歷史文化內涵,提升人們對城市的認知水平。例如,北京的王府井、上海的南京路、成都的寬窄巷子步行街等重點街區都已成為各自城市的重要旅游景點和商業中心。這些地區通過對歷史文化的保護和利用,創新性地與現代文化相結合,形成了獨特的“品牌效應”,從而增強了重點街區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吸引了更多游客和投資者,帶動了周邊產業和文化的發展。
3.精準定位街區主題和核心功能
在準確定位街區主題與核心功能的前提下,沈陽應挖掘與取舍合適的景觀資源,運用合理的方式和巧妙的手段將極具特色的地理資源靈活、合理地融入城市特色街區的塑造中,注重營造輕松愉悅的人文環境,打造和諧活潑的開放空間,用當地獨特的文字符號裝飾城市街區,凸顯城市街區特色,提升人們在城市街區的參與感和體驗感。
沈陽市城市重點街區文化的塑造路徑
以下從打造沈陽市重點街區主題文化品牌、植入文化要素以及從歷史遺跡中探尋新文化內涵三個方面提出城市重點街區文化塑造的實踐路徑。
打造沈陽市重點街區主題文化品牌
針對不同的城市重點街區,沈陽要打造不同的主題品牌,使之成為展現當地文化軟實力的載體。一方面,需要注重融入當地特色傳統文化,增強街區的歷史厚重感,帶給人們更加美好的體驗,促使人們在濃郁的文化氛圍中深入理解、真切地感悟傳統文化的內涵,在無形之中陶冶情操,提升思想境界。在城市重點街區設施建設中注入文化元素,使城市空間散發文化氣息,形成深入人心的文化形象。例如,可以在盛京古城街區、中山路街區打造“清風綠野”主題品牌,強調歷史文化與自然景觀的完美結合;還可以在中街的設施建設中設置富有東北民俗特色的裝飾物,并在規劃中融入較為傳統的東北民居建筑特色,使之更符合區域文化背景特征;此外,也可以借助現代科技手段,將文化元素與科技結合起來,提供新的文化體驗。例如,沈陽市可以在古建筑上安裝影像投影裝置,實現歷史文化與現實生活交融,提升游客的參觀體驗;還可以通過VR技術,將歷史文化與現代科技融合,給游客帶來更加真實的文化體驗。
沈陽市重點街區設施建設中要精準植入文化要素
沈陽市重點街區的文化塑造要與文化要素嵌入相結合。沈陽市要在全面、準確、深入地掌握重點街區及本地的文化資源內容、資源形式與資源分布后,圍繞本市及周邊城市的歷史背景與發展歷程,以沈陽及東北地區民眾的民風習俗、生活習慣、地域性格、社會心理等方面的內容為導向,在文化意義上凸顯重點街區的特色和風格。例如,沈陽的老城區在保留歷史文化的同時引入現代化建筑,打造具有濃郁東北特色的文化街區,如南市場和老北市場景區等。而在與現代商業活動交叉的商業街區,可以打造濃郁的消費文化區,例如,將中山廣場、長白路、奧體中心等重點商業區形成以消費為主的文化區,打造具有國際化水準的時尚文化街區,塑造城市新形象,增強吸引力。
從沈陽市重點街區歷史遺跡中深挖新文化內涵
沈陽作為清朝發祥地,文化遺跡比比皆是。因此,在重點街區文化塑造過程中,不論是街區的規劃布局還是文創產品的設計,都應提倡延續歷史文脈。設計者可以挖掘和整理沈陽市重點街區內的歷史建筑、文化遺跡資源,宣傳其文化內涵。例如,在中街可以設置抗戰英雄人物展覽館,讓人們銘記抗戰歷史,弘揚民族精神。此外,沈陽市重點街區的文化塑造還可以借助藝術表演和音樂節等豐富多樣的活動,推廣當地文化并增強其吸引力。例如,組織音樂會、演出劇目、舉辦文化節等,增加文化活動的種類,吸引更多的游客和市民前來觀看。
本文提出打造沈陽市重點街區主題文化品牌、植入文化要素以及從歷史遺跡中探尋新文化內涵等實踐路徑,為城市重點街區文化塑造提供了一些建議。沈陽市應該結合自身獨特的歷史文化底蘊和地理文化資源,充分挖掘其城市重點街區的文化內涵,加強文化建設,只有這樣,其在未來的城市發展過程中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效。
2023年遼寧省經濟社會發展研究課題“沈陽市城市文化的塑造和重點街區打造研究”(2023lslybkt-102)的研究成果。
Tags:#只此青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