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太原市文物保護研究院(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對太忻一體化經濟區內的陽曲縣思西村金元壁畫墓進行了保護性整體搬遷。這是該院取得國家文物局頒發的“考古發掘團體領隊資質”后,獨立自主進行的科學考古發掘保護的第一個項目。
太忻一體化經濟區的規劃建設是山西省委、省政府謀劃城鄉區域發展布局,深度融合京津冀協同發展,實現山西跨越式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戰略舉措。在太原市委、市政府的領導和支持下,太原市文物局全力服務太忻一體化經濟區建設,突出文物保護前置、考古先行原則,全面開展文物調查、考古勘探、發掘保護等工作。其中,7-10月,為配合陽曲農投真空冷凍干燥食品加工項目的建設,太原市文物保護研究院文物考古研究所對建設用地范圍內勘探出的墓葬進行了搶救性發掘,完成發掘面積800余平方米,共清理墓葬12座。其中3座為金元時期的磚室墓,9座為明清土洞墓或土坑墓。出土器物包括瓷器、符瓦等共16件。這批墓葬為金元和清代太原地區尤其是北部區域的葬俗葬制和古人的社會生活研究提供了難得的實物資料。值得一提的是3座金元墓,即M1、M2、M3,皆為仿木結構磚室墓,均為直壁土坑墓道,八邊形墓室,由墓道、墓門、甬道、墓室四部分組成,墓室壁面之上為仿木構磚雕,分別砌出斗拱、撩檐枋、椽檐、滴水,滴水之上用青磚砌筑八角形疊澀頂。以雙人合葬為主,出土器物較少。墓葬均坐北朝南,呈“品”字形排列,推測為家族墓葬。這3座金元時期家族墓地的發現,對今后太原北部地區金元家族葬制及禮制的研究意義重大。
Tags:#只此青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