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跟著盈盈一起去山西,尋找散落在大地上的古建筑符號。
應縣木塔全稱佛宮寺釋迦塔,建于遼道宗清寧二年(1056年),是中國現存最高最古老的一座木構塔式建筑。釋迦塔塔高67.31米,底層直徑30.27米,呈平面八角形,純木結構、無釘無鉚。2016年,獲吉尼斯世界紀錄認定,為世界最高的木塔。與意大利比薩斜塔、巴黎埃菲爾鐵塔并稱“世界三大奇塔”。
塔內各明層中間都有塑像共計26尊,其中,底層佛壇上有一座高約11米的釋迦牟尼全身塑像。頂部有精美華麗的藻井,內槽墻上畫有6幅如來佛像。南北門兩側的墻壁上繪有天王、金剛及佛門弟子等壁畫。壁畫色澤鮮艷,人物栩栩如生。歷史上不少帝王將相、官員縉紳、文人墨客、佛門弟子為木塔揮毫潑墨,留下贊美佳句。
說到山西建筑,就不能不提被稱為“民間故宮”的王家大院。
王家大院的建筑格局,繼承了中國西周時形成的前堂后寢的庭院風格,既提供了對外交往的足夠空間,又滿足了內在私密氛圍的要求。紅門堡建筑群,是堡,又似城,依山而建。從低到高分四層院落排列,左右對稱,中間一條主干道,形成一個很規整的“王”字造型。同時隱含“龍”的造型。堡內88座院落各具特色,無一雷同。是一座具有傳統文化特色的建筑藝術博物館。
如果說王家大院是民宅的代表,那山西官宅的代表非皇城相府莫屬。
皇城相府,位于山西省晉城市陽城縣北留鎮,總面積3.6萬平方米,是清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加三級、《康熙字典》總閱官、康熙皇帝35年經筵講師陳廷敬的故居,后因康熙皇帝兩次下榻于此,故名“皇城”。
皇城相府是建于明清時期的官宦宅居建筑群,枕山臨水,依山而筑,由內城、外城、紫蕓阡、西山院等部分組成,城墻雄偉,雉堞林立,官宅民居,鱗次櫛比,樸實典型,錯落有致,是一處罕見的明清兩代城堡式官宦住宅建筑群,被專家譽為“中國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
山西最出名的建筑,一定是平遙古城。
平遙古城位于山西省晉中市平遙縣內,始建于西周宣王時期(公元前827年~公元前782年)。是“保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也是中國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獲得成功的兩座古城市之一。
平遙古城布局嚴謹,軸線明確,左右對稱、主次分明、輪廓起伏,外觀封閉,大院深深。精巧的木雕、磚雕和石雕配以濃重鄉土氣息的剪紙窗花、惟妙惟肖,栩栩如生,集中體現了公元14至19世紀前后漢民族的歷史文化特色,對研究這一時期的社會形態、經濟結構、軍事防御、宗教信仰、傳統思想、倫理道德的人類居住形式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是迄今漢民族地區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居民群落。
一定要去一趟山西,走進平遙古城,感受忠義之城的晉情之美,走進皇城相府,感受清代城堡的繁華之美;走進王家大院,感受民間故宮的大氣恢宏……
千年,“晉”在其中。
Tags:#只此青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