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分析開放獲取資源對圖書館文獻資源采訪策略、文獻資源服務角色、文獻信息服務結構、數字參考咨詢服務、技術服務、圖書館館員的觀念等方面產生的影響,并提出開放獲取下圖書館工作的應對策略。
開放獲取為用戶在網上直接閱讀、復制和下載學術信息資源提供服務,原本依賴圖書館查找相關文獻信息質料的用戶可以在互聯網上通過開放獲取輕松地獲得所需的信息資源。開放獲取資源給圖書館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對圖書館的文獻資源采訪策略、文獻資源服務角色、文獻信息服務結構、數字參考咨詢服務、技術服務、圖書館館員的觀念等方面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開放獲取資源概述
開放獲取資源也被稱為OA資源。2001年,布達佩斯開放獲取計劃(BOAI)將開放獲取的定義描述為:對某文獻的開放獲取即意味著它在Internet公共領域里可以被免費獲取,允許任何用戶閱讀、下載、復制、傳遞、打印、搜索、超鏈接該文獻,并為之建立索引,用作軟件的輸入數據或其他任何合法用途。用戶在使用該文獻時不受財力、法律或技術的限制,只需在獲取時保持文獻的完整性,對其復制和傳遞的唯一限制,或者說版權的唯一作用應是使作者有權控制其作品的完整性及作品被正確接受和引用。開放獲取運動興起于西方發達國家,比較有代表性的開放獲取資源的實現途徑是OA期刊和機構知識庫,Socolar是國外比較有代表性的提供開放獲取資源的一站式服務平臺。除了OA期刊和機構知識庫以外,個人網站、博客、論壇也具有開放獲取資源的特性。開放獲取資源之所以受到人們的重視,是因為其具有開放性、自由性、易獲取等特點。與國外蓬勃發展的OA期刊和機構知識庫相比,我國的開放獲取資源建設起步較晚,但近年來在建設質量和影響力上取得了長足進步,并不斷向國際化邁進。
開放獲取是把同行評議過的學術著作或科學論文放在互聯網上,供其他用戶傳播和利用。作為一種新型的出版模式,開放獲取具有更大的優勢,可以吸引更多研究機構、出版機構、圖書館以及用戶的注意力。由于開放獲取資源是免費的,且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一般的用戶可以在網絡上直接訪問獲取,這大大提升了用戶獲取資料的時效性。開放獲取資源給圖書館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如文獻資源采訪策略、文獻資源服務角色、文獻信息資源結構、參考咨詢服務。圖書館館員的角色定位都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
開放獲取資源對圖書館的影響
開放獲取資源能夠有效促進學術交流。圖書館積極引入開放獲取資源,給圖書館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
對圖書館文獻資源采訪策略的影響
目前,國內圖書館的文獻資源采訪策略基本上都是同時采購數據庫和印本文獻。在采購的過程中,如何采訪以及數據庫資源和印本資源采用什么樣的比例結構,都會受到經費、不同學科的實際需求和領導決策等多方面的影響。不同圖書館采用的采訪策略也不同。比如,根據學校的學科建設和實際發展的需要,圖書館每年都會購買數據庫,同時有針對性地訂購期刊。而實際上大部分圖書館都經費緊缺,因此圖書館在制定采訪策略時應該充分考慮開放獲取資源,尤其是在訂購外文期刊、外文數據庫時,由于其價格連年上漲,成本增加,實際應用效果又不太顯著,故而應該優先考慮開放獲取資源。
如果圖書館訂購了全年的期刊和數據庫,則可以對現有的開放獲取資源進行分類整理,將其納入圖書館電子資源欄目中,豐富圖書館的館藏資源,為科研機構和有需要的學者提供服務。國內很多圖書館對開放獲取資源進行了整合,將其按學科、類別放置在圖書館主頁,并提供了可以直接訪問的網頁鏈接,以供用戶使用。
對圖書館文獻資源服務角色的影響
圖書館文獻資源如圖書、期刊、報紙大多都是通過圖書館進行流通的,即使是圖書館的電子資源也只針對特定的人員,并在特定的網絡范圍內為其提供服務,而且這些服務是有限制的,或限制人員,或限制使用范圍。比如,圖書館的電子資源只能在校園網范圍內或者通過用戶認證的方式訪問本校圖書館才能使用。但是在開放獲取環境下,科研人員依托互聯網,采用發表付費、閱讀免費的形式或通過自建電子文檔的形式,為用戶提供免費的資源。開放獲取資源的實現途徑包括開放獲取期刊、開放倉儲(機構知識庫、學科知識庫)、電子預印本,還有科研人員的個人主頁或者個人博客等,用戶不受身份限制,通過互聯網就可以獲取所需資源。
在開放獲取運動推動下的學術交流活動中,圖書館的文獻資源服務角色面臨全新的挑戰,其需要審視并根據實際情況調整角色定位。
對圖書館參考咨詢服務的影響
參考咨詢服務是圖書館信息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用戶向圖書館工作人員或者其他專家提問并獲得解答的一種信息服務方式。參考咨詢在為用戶提供信息咨詢服務、挖掘和宣傳文獻資源、發揮圖書館服務職能等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用戶利用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圖書館會為其提供當面咨詢、電話咨詢、實時咨詢、E-mail咨詢等服務方式。
在網絡環境下,圖書館可以通過QQ、MSN、微信等為用戶提供網上實時參考咨詢服務,也可以通過Web表單、E-mail等方式為其提供異步參考咨詢服務。在開放獲取環境下,圖書館編目人員、參考咨詢人員應及時通過圖書館的OPAC、電子資源導航系統、網絡學科導航系統宣傳與報道開放獲取期刊等學術資源。圖書館參考咨詢人員可以利用開放獲取資源、個人網站、論壇、博客等,針對某學科領域的實質性內容或者關鍵要素,為用戶提供參考咨詢服務。例如,專家學者或研究人員通過博客與用戶的溝通與交流,探討共同關注的學術問題。
對圖書館技術服務的挑戰
隨著開放獲取運動的不斷開展,開放獲取資源的數量不斷增加,其質量也在不斷提高,在促進學術交流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開放獲取資源的開發利用受到了國內外圖書館界、學術界乃至政府的重視。開放獲取資源依托網絡,供用戶免費獲取,越來越多的人受益于開放獲取資源。但是,開放獲取資源需要一定的經費投入,比如硬件建設和人員投資等,才能保證其長期穩定的運行。如果某項服務項目停止運行,數字化資源將很有可能面臨丟失的風險,所以圖書館必須要承擔起長期保存開放獲取資源的責任。圖書館雖然在運用現代技術及設備處理文獻信息資源方面已經基本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體系,但是現有的技術手段、設備和技術人員還無法滿足長期保存和發展開放獲取資源的需求,這對圖書館的技術服務提出了挑戰。
對圖書館原文文獻傳遞的影響
伴隨著開放獲取運動的不斷發展,很多人受益于開放獲取資源,開放獲取資源也被越來越多的人關注。開放獲取資源對圖書館工作的方方面面都產生了影響,給圖書館原文文獻傳遞工作帶來了挑戰。文獻傳遞作為一種補充手段,是文獻資源共享的主要形式。其借助現代化網絡設施,將用戶與資源連接起來,彌補了館藏資源的不足,擴大了圖書館的文獻資源,還有利于優化文獻資源配置,實現資源共享等。但是圖書館文獻傳遞工作還存在一些不足,比如文獻傳遞需要用戶主動申請,導致重復申請的文獻較多;用戶提交信息不全面、版權限定等導致文獻有誤或失敗;圖書館原文文獻傳遞涉及費用問題等。在開放獲取環境下,開放獲取資源的有效利用使圖書館原文文獻傳遞服務受到一定的影響,圖書館需要審時度勢,創新服務方式。比如可以將整理、分類、介紹以及推薦開放獲取資源作為圖書館新的服務內容。
對圖書館館員的影響
近年來,在國家的大力提倡和推動下,“全民閱讀”工作取得了明顯進展。作為開展“全民閱讀”的重要場所,圖書應堅持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主動為用戶提供服務。但目前很多圖書館館員仍以文獻信息的采訪、加工、整理和流通工作為主,尚未轉變思想觀念,提高服務意識。開放獲取資源為圖書館館員提供了多元化的渠道,其可以更加便捷地獲取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學術信息。在使用和推廣開放獲取資源中,館員可以不斷提高自身的信息素養和服務意識。
隨著智慧圖書館的建設,也給圖書館館員帶來了新的挑戰。圖書館建設智慧圖書館時既要考慮資源,也要注重服務。高校圖書館如何做好開放獲取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話題。高校圖書館在提升服務效能的同時,也要注重人文建設,可以從引進高素質人才和提升現有人員素養兩個方面組建智慧圖書館館員隊伍。
開放獲取圖書館工作的應對策略
了解相關政策和措施,提升用戶體驗
就我國圖書館的實際情況而言,面對開放獲取運動給圖書館各方面帶來的影響,圖書館工作人員應當充分了解開放獲取資源的相關政策和措施,為用戶提供有效的開放獲取服務。開放獲取資源不但可以豐富圖書館館藏資源,而且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圖書館資源服務的時效性。圖書館的工作人員需要加強對用戶需求的了解和反饋,提高服務意識,提升用戶使用開放獲取資源的體驗。
加強對開放獲取資源的管理和服務
圖書館需要提高開放獲取資源的質量和數量,采用高質量、多樣化的開放獲取資源,加強管理工作,逐步建立資源共享機制,以滿足用戶的需求。還需要加強對開放獲取資源的分類、整理、評估和服務,為用戶提供全方位、優質、高效的開放獲取資源服務。因此,圖書館工作人員應轉變傳統的服務理念,對自身扮演的角色進行重新定位,不斷拓展和完善服務功能。
積極推廣宣傳,實現資源共享與合作
圖書館需要充分推廣開放獲取資源的優勢,擴大影響力,提高知名度。圖書館工作人員需要加強與用戶的互動和溝通,引導用戶建立正確的開放獲取資源使用觀念,從而為更多的用戶提供服務。圖書館還要積極與其他圖書館進行協作,建立資源共享平臺,實現資源共享和合作。圖書館也可以積極參與國際合作和交流,加入國際開放獲取組織和項目,與各國的圖書館和文獻信息機構進行合作與交流,學習與借鑒其經驗和做法。
總體來說,圖書館需要加強對開放獲取資源的管理和服務,擴大資源使用范圍,建立資源共享機制,加強與用戶的溝通和互動,積極宣傳推廣并利用好開放獲取資源。
隨著開放獲取運動的不斷發展,很多機構與圖書館都從開放獲取資源中受益,同時開放獲取資源給學術出版、科技傳播也帶來了積極的影響,因此開放獲取資源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關注。開放獲取資源不僅在圖書館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只有全面、正確地認識開放獲取資源的意義,才能促進開放獲取運動和科學傳播事業更好地發展。
在國外,開放獲取資源發展相對成熟,人們對開放獲取資源的認知度和認可度較高,對其的利用率也較高。在國內,開放獲取資源還處于發展階段,比如科技論文在線、奇跡文庫、中國預印本服務系統和Socolar開放獲取資源一站式服務平臺,都對我國開放獲取運動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河南省社科聯、河南省經團聯2017年度調研課題“開放獲取資源及其實現途徑研究”(項目編號:SKL—2017—863)。
Tags:#只此青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