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建設是“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中的重要構成要素,關系著精神文明建設以及文化建設水平的提升。在黨的二十大召開的背景下,更加需要深入研究國家在文化建設方面的指示,領悟文化建設思想,把握文化建設規律,更好地繁榮中華優秀文化。傳統漢字文化凝聚著中華兒女的智慧,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F如今,有必要將傳統漢字文化作為文化建設的切入點,促進文化事業健康發展?,F代媒體為傳統漢字文化傳播與發展提供了諸多便利,為充分彰顯傳統漢字文化的魅力,建設文化強國,應主動借助現代媒體,加強對傳統漢字文化的傳播與發展。
傳統漢字文化的重要價值
有助于促進文化的傳播發展
我國有著五千多年的歷史。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創造了燦爛的中華文化,如詩詞、民族音樂、民族戲曲等均是中華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漢字是中華文化的載體,匯聚著中華兒女的智慧。如果沒有漢字,中華文化就難以傳播與發展??梢?,漢字在中華文化傳播與發展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有助于激發社會發展活力
不論是信息技術尚不發達時使用的書信,還是信息時代人們進行遠程溝通與交流運用的電子文件,都離不開文字的使用。文字在人們溝通交流的過程中不斷推動社會發展。漢字是中國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中國社會的發展決定著漢字的發展,同時,漢字又對中國社會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反作用。如在中國的經貿活動中,漢字的運用有助于推動企業間的溝通與交流,從而促成合作,提升經濟效益,激發社會發展活力。此外,以漢字為載體,宣傳、落實國家方針政策,將國家治理方面的智慧與經驗落實到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有助于更好地提升社會發展水平。
現代媒體在傳統漢字文化傳播中的作用
在悠久的歷史中,中華兒女創造了獨特的傳統漢字文化。為促進傳統漢字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提升民眾的文化自信心,增強民眾的文化素養,需要借助媒體對其進行傳播?,F代媒體是傳統漢字文化重要的傳播載體,有助于提升傳統漢字文化的傳播水平,推動傳統漢字文化的發展。當前,互聯網發展水平不斷提高,互聯網成為網絡時代人們交流與獲取信息的最大媒介。借助互聯網傳播傳統漢字文化,更容易使傳統漢字文化立體化、形象化、動態化,增強傳統漢字文化的傳播效果。如互聯網上關于傳統漢字文化的電視節目、短視頻就能夠更好地調動人們的感官,使觀眾獲得良好的視聽體驗??傊?,現代媒體是傳統漢字文化傳播的重要工具。在新形勢下,有必要充分發揮現代媒體在弘揚傳播傳統漢字文化中的作用。
傳統漢字文化與現代媒體融合的既有實踐
在社會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我國越來越重視傳統漢字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為傳承與發展傳統漢字文化,我國開辦了與傳統漢字文化有關的電視節目。如2013年,中央電視臺和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聯合主辦了《中國漢字聽寫大會》電視節目。由于《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形式新穎,文化內涵深厚,吸引了全國各地的人積極參加該節目。這些參加者通過該電視節目進一步領略了傳統漢字文化的魅力,發現了漢字之美,大大提高了自身的文化素養和審美素養?!吨袊鴿h字聽寫大會》電視節目的開辦不僅提升了參賽者的文化水平,也激發了屏幕前觀眾了解傳統漢字的興趣。如觀看電視節目的觀眾會積極鉆研傳統漢字文化,主動書寫漢字,經過長期堅持,他們的綜合素質會得到顯著提升。由此可見,《中國漢字聽寫大會》電視節目的開辦為人們架起了了解與學習傳統漢字文化的橋梁,能夠使人們獲得長足發展。傳統漢字文化的傳播發展及其與現代媒體的融合程度具有重要的關系。在現代媒體快速發展的大環境下,有必要繼續促進傳統漢字文化與現代媒體的融合,創新融合方式,從而更好地吸引受眾,以傳統漢字文化引領人們的思想。
傳統漢字文化與現代媒體的交互融合方式
傳統漢字文化與現代媒體的圖文結合
在新的發展階段,有必要將傳統漢字文化與現代媒體交互融合,以保證傳統漢字文化的傳播效果。漢字符號與圖形符號是傳統漢字文化傳承與發展的載體。為使傳統漢字文化與現代媒體交互融合,可以積極利用現代媒體,把漢字符號與圖形符號相結合,直觀地呈現漢字,增強傳統漢字文化的傳播效果。其中,可以利用現代技術,變化漢字字形結構,使其具有圖形特征;也可以結合漢字,聯想與漢字有關的圖形,并利用現代媒體技術,使漢字圖形化;還可以利用現代媒體技術,將漢字與圖形相混合,從而使漢字與圖形結合起來。通過變化、聯想、混合等方式,可以增強漢字的視覺傳達效果。在此之后,就可以借助現代媒體,傳播圖文結合的傳統漢字文化,提升其傳播效果。
傳統漢字文化與現代媒體的動態展示
伴隨著現代媒體的快速發展,媒體傳播逐漸向屏幕化方向發展,這改變了人們的閱讀方式。如過去,人們主要閱讀靜態的文字,而今,人們不僅會閱讀靜態的文字,還會閱讀動態的文字。而且,動態字體的發展能夠更好地滿足人們的閱讀需求。其中,可以運用Adobe After Effects、Adobe Premiere Pro、Flash等圖形視頻處理軟件處理漢字,從而動態展示漢字,傳播漢字背后蘊含的文化。在媒體融合背景下,有必要深入研究漢字動態化設計與處理的方法,以便促進漢字文化與現代媒體交互融合。
傳統漢字文化與現代媒體的立體化效果
立體化呈現傳統漢字文化無疑可以更好地擴大傳統漢字文化的影響力,達到良好的傳播效果。基于此,有必要在傳統漢字文化與現代媒體交互融合的過程中立體化呈現傳統漢字文化。而立體化呈現傳統漢字文化離不開先進媒體技術的支持。為此,有必要引進先進的媒體技術,使傳統漢字文化具有空間立體感,從而強化傳統漢字文化與現代媒體的交互融合效果。
傳統漢字文化與現代媒體的交互融合
借助“互聯網+教育”,加強圖文結合,構建傳統漢字文化傳播矩陣
現代媒體是信息技術、計算機技術、互聯網技術等發展的產物?,F代媒體相較于傳統媒體而言更具傳播優勢,如傳播信息的速度明顯加快,同時還能豐富傳播內容以及信息表現形式,提高傳播水平。隨著社會的發展,現代媒體的數量逐漸增多,如抖音、微信、微博等都屬于現代媒體。在此背景下,用戶僅通過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就可以獲得大量的外界信息。加之,現代媒體可以實時更新以及傳播信息,所以用戶能動態地掌握外界信息。雖然現代媒體在信息傳播方面具有重要優勢,但是也有著碎片化的特征,這并不利于人們全面了解信息,也不利于科學打造傳統漢字文化傳播矩陣,從而將阻礙人們更深層次地了解與感悟傳統漢字文化,影響人們對傳統漢字文化的情感。為提升傳統漢字文化傳播效果,增強傳統漢字文化的生命力,有必要構建“互聯網+教育”模式,利用“互聯網+教育”模式的優勢,促進傳統漢字文化與現代媒體的交互融合。
首先,整合傳統漢字文化資源。在借助“互聯網+教育”模式促進傳統漢字文化與現代媒體交互融合之前,有必要整合傳統漢字文化資源,豐富交互融合內容。如黃河流域的傳統漢字文化是中華傳統漢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促進傳統漢字文化的發展,可以引導黃河流域各省份,打造黃河流域傳統漢字文化研究隊伍,以便搜集、整合區域內傳統漢字文化資源,并將區域內傳統漢字文化資源圖片化,從而為“互聯網+教育”模式下文化交互融合與文化傳播活動的順利推進奠定堅實的基礎。其次,搭建“互聯網+教育”平臺。利用“互聯網+教育”模式可以更好地創新傳統漢字文化與現代媒體的交互融合方式與手段。所以,需要積極構建“互聯網+教育”模式。由于搭建“互聯網+教育”平臺是構建“互聯網+教育”模式的基礎,因此需要投入精力做好“互聯網+教育”平臺的搭建工作。MOOC、學習通等線上教育平臺是重要的互聯網教育平臺,在提高教育質量,保證學生的學習效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為此,可以借助這些線上教育平臺,使傳統漢字文化與互聯網進行交互融合,加強互聯網教育,促進傳統漢字文化的傳播,提高傳統漢字文化的發展水平。在此過程中,需要立足于傳統漢字文化資源,打造精品課程,為人們呈現生動的傳統漢字文化,激發人們學習傳統漢字文化的興趣,深化人們對傳統漢字文化的認識,增強人們傳承與創新發展傳統漢字文化的意識并提升其能力,從而促進傳統漢字文化繁榮發展,方便更多的人感受傳統漢字文化的魅力。值得注意的是,有必要在打造精品課程的過程中探究傳統漢字文化與圖形結合的方法,豐富課程內容的表現形式。最后,加強對傳統漢字文化的傳播。為強化傳統漢字文化傳播效果,可以根據線上教育平臺的教育特點、用戶群體特征、性別分布特征、媒體素養等,制定有針對性的“互聯網+教育”方案,以便有條不紊地促進傳統漢字文化與互聯網的交互融合,高效開展傳統漢字文化傳播活動,提高人們對傳統漢字文化的認識。
借助先進的科學技術,增強漢字文化的動態性與立體化特點,打造傳統漢字文化IP
現代媒體的形成與發展離不開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多種信息技術,而這些信息技術的發展離不開科學技術的發展。在現代媒體與文化領域相融合的背景下,有必要借助科學技術的力量,打造傳統漢字文化IP群,增強傳統漢字文化的影響力。
一方面,可以基于現代媒體傳播平臺,促進傳統漢字文化與現代媒體交互融合,打造傳統漢字文化IP。可以借助微信、微博、抖音等現代媒體傳播平臺,進一步促進傳統漢字文化與現代媒體的交互融合,提高傳統漢字文化的傳播水平,實現文化傳播目標。如可以在平臺上利用科學技術,將傳統漢字文化以動畫的形式表現出來,以保證傳播內容的豐富性、趣味性;也可以在平臺上利用科學技術,制作關于傳統漢字文化傳播與發展的海報;還可以在平臺上利用科學技術,將關于漢字文化的起源、發展作為主線制作成短視頻。這些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人們對傳統漢字文化的傳播需求,為人們帶來良好的觀看體驗。另一方面,可以基于AR、VR等技術,促進傳統漢字文化與現代媒體的交互融合,打造傳統漢字文化IP。AR、VR技術屬于先進的技術,通過將AR、VR技術與傳統漢字文化相融合,可以更直觀地把傳統漢字文化呈現在觀眾面前,拉近觀眾與傳統漢字文化之間的距離,使人們獲得良好的視聽體驗。其中,河南衛視在《中秋奇妙游》上就運用了AR技術,采用360度的拍攝手法將創意舞蹈與東晉書法家王獻之的《中秋帖》相融合,打造了《墨舞中秋帖》,提升了觀眾的觀看體驗。由于該節目形式新穎,富有豐富的文化內涵,科技含量高,所以節目一經播出就受到了國內觀眾的喜愛。與此同時,國外網友通過觀看該節目也同樣感受到了傳統漢字文化的魅力,因此也十分喜愛該節目,并積極傳播該節目,從而有效增強了中華文化在國際上的影響力。為促使傳統漢字文化與AR、VR等技術交互融合,有必要主動地吸收與借鑒河南衛視在《中秋奇妙游》節目中的經驗,科學運用先進的技術手段,生動地呈現傳統漢字文化,打造傳統漢字文化IP。
傳統漢字文化與現代媒體交互融合的保障措施
打造專業化隊伍,豐富傳統漢字文化
漢字是傳統漢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促進傳統漢字文化與現代媒體交互融合的過程中,應當充分了解漢字,提高對傳統漢字文化的認識,否則容易影響其交互融合效果。為提升傳統漢字文化與現代媒體交互融合的水平,有必要打造專業化隊伍,讓其專門研究漢字,探究漢字背后蘊含的文化。一方面,可以引進對漢字及傳統漢字文化具有深刻認識的人員作為隊伍成員,從而更好地研究漢字與傳統漢字文化,豐富傳統漢字文化。另一方面,可以定期開展培訓教育活動,為隊伍成員講解漢字及其文化,使他們科學地整合傳統漢字文化資源。與此同時,還需要指導他們在漢字及其文化與現代媒體之間建立聯系,從而最大程度地保證傳統漢字文化與現代媒體的交互融合效果。
提高新媒體素養,促使兩者交互融合
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現代媒體成為重要的傳播工具。為提高傳統漢字文化的發展水平,相關主體積極運用現代媒體傳播傳統漢字文化,雖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傳統漢字文化與現代媒體交互融合的效果仍有待提升。為促使傳統漢字文化與現代媒體交互融合,充分發揮現代媒體在促進傳統漢字文化傳播與創新發展中的作用,有必要提高相關人員的新媒體素養,增強他們對新媒體技術的應用能力,使他們掌握新媒體與傳統漢字文化交互融合的方法、手段,從而,更好地把握傳統漢字文化與現代媒體交互融合的要點,掌握交互融合技巧,以便保證交互融合效果,使更多人更深層次地了解傳統漢字文化,保證他們成為合格的傳統漢字文化傳承者。
綜上所述,隨著文化強國戰略的提出,社會上掀起了傳統漢字文化研究的熱潮。為進一步促進傳統漢字文化的發展,提高文化強國建設水平,有必要積極借助現代媒體,加大傳統漢字文化與現代媒體的交互融合力度,擴大傳統漢字文化的傳播范圍,增強傳統漢字文化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