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館在民辦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首先分析高校圖書館參與校園文化建設的優勢,其次重點闡述圖書館參與校園文化建設的現狀及問題,最后探討以圖書館為著力點建設民辦高校優秀校園文化的基本途徑,以期為高校圖書館與校園文化建設有機結合,相互交融,共同提升,探索出新的路徑。
民辦高校是我國高等教育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為我國培養出一大批應用型、技術型人才,促進了地方經濟的發展。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是當今社會的重要課題,而民辦高校校園文化是社會主義文化中的重要版圖。民辦高校校園文化建設能提升整個學校的文化軟實力,能夠為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提供良好的氛圍和環境。國家非常重視民辦高校校園文化建設,而高校圖書館在校園文化建設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眾所周知,高校圖書館作為高校教學科研保障機構,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圖書館豐富的紙質資源和電子資源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精神食糧。甚至可以說,高校圖書館的發展水平在某種程度上代表了民辦高校教育的整體水平。校園文化建設的層次和側重點影響著全體讀者的行為文化和精神文化,決定著民辦教育的發展方向。而讀者的價值觀念、審美素養、知識水平,都和圖書館的文化建設息息相關。圖書館作為整體校園文化建設水準的標桿,應當用其自身管理服務模式、空間布局及館藏資源去助力校園文化建設。
研究背景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以及網絡在高校中的應用日益擴大化,國家對民辦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有了新的布局。民辦高校是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既要著眼于未來,更要著手于現在。如何用校園文化的力量助力人才培養是當下各大民辦高校關注和思考的問題。
新形勢下,民辦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普遍面臨新情況。在國家各項政策的支持下,民辦高校教育發展得如火如荼,民辦高校圖書館建設也上了新臺階。無論是館舍環境,還是資源建設,又或者是整體的精準服務創新,都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滿足讀者對文獻資源的需求是圖書館服務及其一切工作的出發點。民辦教育有其特殊性,更注重投入和產出的比例,而圖書館的作用又不可能短時間內體現出來;加之,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圖書館的邊緣化趨勢越發明顯;因此,民辦高校出于利益考慮往往會縮減對圖書館的投入。在這種形勢下,圖書館的館藏和服務將無法跟進。因此,民辦高校圖書館必須在校園文化建設中投入更多精力,突破瓶頸,充分發揮自身在民辦高校中的作用,以贏得話語權。對此,民辦高校圖書館要做好自我定位,總結本校的歷史及文化傳承特征,對影響校園文化建設的主要影響因素進行一一羅列,并制定詳細的規劃,切實為校園文化建設助力。
民辦高校圖書館參與校園文化建設的優勢
豐富多樣的文化資源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讀者面對的資源越來越豐富。在此背景下,民辦高校圖書館有必要加大資源購買力度,調整資源購買方案,以適應新時代讀者的信息需求。而圖書館館藏結構的變動,促使資源類型向特色化發展,根據專業和學科特色建立特色資源庫,樹立圖書館特色文化品牌。圖書館豐富的資源也為高校文化建設提供了資源保障。
精準貼心的文化服務
圖書館為讀者提供個性化、多元化的服務。近幾年,各類閱讀分享、學科服務背景下的文化傳遞服務讓圖書館在服務創新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各大圖書館都在開展信息素養教育,拓展讀者服務轉型創新模式。如學科服務部針對骨干教師及重點課題的帶頭人提供學科專業服務,為這類讀者推送相關學科前沿信息,將不易尋找的資源以文獻傳遞的形式提供給讀者,以及確立立項課題的跟蹤服務。這些工作的開展拓寬了圖書館文化服務的廣度,樹立了良好的圖書館品牌形象。
形式多元的文化活動
圖書館是開展校園文化活動的重要場所。近年來,為滿足讀者需求,圖書館開展了大量線上和線下活動。其中線上活動居多,且效果良好。各類形式新穎的知識競賽、讀書打卡活動,為良好校園文化氛圍的形成奠定了基礎。有助于讀者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構建。
民辦高校圖書館參與校園文化建設的現狀及問題
對圖書館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地位與價值認識不到位
民辦高校普遍比較重視物質文化建設,精神文化建設明顯滯后,建設力度不夠。圖書館是高校文化建設的前沿陣地,圖書館的水平體現著其所在學校的整體水準。至于圖書館的邊緣化,其與圖書館自身有關系,也與學校的重視程度有關系。圖書館可以通過資源推廣,促進全校師生的學習習慣的培養、專業能力的提升等,但圖書館在引領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作用往往得不到認可,學校亦看不到圖書館發揮的重要作用。
圖書館與校園文化建設的結合不緊密
民辦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主體包括高校內的所有讀者(學生、教師、管理人員、后勤服務人員等)。但是對于圖書館舉辦的相關活動,讀者很少主動參與,大多是在學校的要求下參與的,這導致圖書館的活動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另外,學生管理窗口和圖書館之間缺乏相應的聯合機制,各自為政,溝通少;學校各部門在校園文化建設上的籌劃安排各自獨立,沒有形成校園文化建設合力。
對作為校園文化建設載體和平臺的圖書館的打造力度不夠
從實踐來看,校園文化建設受到了各高校的普遍重視。各高校圖書館在校園文化建設過程中體現了自身價值,但民辦高校圖書館比較缺乏相應的校園文化建設平臺和載體。圖書館參與校園文化建設的方式多樣,包括開展講座、建立數據庫等,但階段性的居多,號召力不夠,沒有長期系統的規劃。原因在于圖書館沒有學生管理權,只負責為讀者提供服務;館員組織活動只是為了完成任務,工作積極性不強。圖書館沒有專門機構和專業的校園文化建設專職人員,導致其對校園文化建設的參與性差,推廣力度不夠。
以圖書館為著力點打造民辦高校優秀校園文化的基本途徑
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圖書館參與校園文化建設
十九大報告指出,要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國民教育、精神文明創建、精神文化產品創作生產傳播的引領作用,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發展各方面,轉化為人們的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民辦高校圖書館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校園文化建設全過程,引導學生愛國、愛黨、愛校,全面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倡導學生積極實踐,誠實守信,艱苦奮斗。
充分發揮學生社團的作用,推動校園文化建設
組織豐富多彩的圖書館活動
豐富多彩的大學校園文化活動作為一種隱形課程,既有利于優化學生的知識結構,也有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自治管理模式的發展。校園開展文化娛樂活動,也就是審美活動,能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開闊學生視野,活躍學生思維,有助于增強學生的自治能力和科學文化素質。
圖書館要保證社團活動和學術活動的數量、質量和開放性,形成有影響力的傳統優勢項目,并將其作為對外宣傳的窗口和載體。圖書館還可以組織豐富多彩的圖書館讀者活動,開展形式多樣的閱讀指導服務,如開展認知拓展類活動加強高校學生的認知能力,開展情感教育類活動加快學生社會化進程,開展審美情趣活動豐富校園文化軟實力建設的多樣性。
發揮學生社團的作用
圖書館可以設立讀者協會或其他學生團體,為參與校園文化建設布局。學生是校園文化建設的直接參與者和分享者,在圖書館教師指導下建立的學生團體,不同部門完成不同的任務,且整個過程以學生為主導。在活動開展期間,學生可以親身參與校園文化建設,并提出自己的意見。
讀者協會和學生會也是學生課堂的延伸,其可以讓高校素質教育更加全面,不僅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專業素質,還有利于推動校園文化建設。
圖書館除了要管理一定數量的社團外,還要與學生處及各學院的社團保持密切的聯系。具體而言,圖書館可以與社團共同組織各種文化活動,這樣既可以讓學生得到鍛煉,又能在某種程度上節省人力資源,還有助于判定活動的實施效果,對學生社團和圖書館來說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因為學生真正參與其中,所以學生的意見有了更好的參考價值,這也意味著圖書館能更加準確地獲悉學生的文化需求,也就會形成更好的應對策略,為下一次活動的順利開展奠定基礎;這同時也是圖書館教育職能的體現方式之一,圖書館與學生社團的協作能夠讓學生在提升自身素質的同時,對校園文化建設產生更深刻的認識??傊?,這是一種良性循環,更是一種雙贏。
加強融媒體平臺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運用
“融媒體”是指傳統媒體與新媒體在形態、功能、組織結構等要素方面的融合。傳統媒體吸取新媒體的技術優勢和傳播優勢,能有效拓寬傳播范圍,擴大受眾。這是圖書館推動校園文化建設的新思路。首先,圖書館可以對融媒體的傳播內容進行有效創新,使之變成學生易接受的形式,以促進傳播。其次,圖書館可以有針對性地開拓文化信息傳播及溝通渠道。隨著手機功能越來越完善,其成為學生不離手的工具。對此,圖書館可以開設校園文化建設相關網站或平臺,以便學生在從中獲取信息的同時,間接促進校園文化的推廣。
民辦高校圖書館應營造和諧氛圍,形成優良校風,圍繞辦學理念打造獨特的圖書館文化。多渠道進行宣傳。除了通過校廣播站、??⒄拱暹@些傳統宣傳載體進行宣傳外,還可以在新興媒體方面多做嘗試,如建立微信群、拍攝抖音短視頻、利用公眾號推廣等,讓校園文化得以在網絡上傳播。這樣的宣傳方式能有效調動師生參與校園文化建設的積極性,也有助于提升其參與的能力和創造性。
拓寬高校圖書館服務職能,適應校園文化建設需求
提升讀者信息素養
高校圖書館在發揮服務職能的同時,要把培養讀者信息素養放到日常工作中。圖書館有豐富的圖書文獻,以及大量的電子資源和各類數據庫。為了提升讀者的閱讀體驗,讓讀者用最短的時間從浩瀚的資源庫中找到所需資料和感興趣的文獻,圖書館應當致力于提升讀者的信息獲取能力。具體而言,圖書館可以開展相關培訓活動;當讀者有需要時,圖書館工作人員要引導他們,節省其信息獲取時間,還可以讓讀者學習整合利用資源,以適應信息社會的需求。
拓展個性化服務方式
融媒體時代讓圖書館有了更多的服務方式和路徑。例如,有些圖書館配備了自助借還機,開通了座位預約系統,開辟了學科圖書資源專區,還開設了更多研修間,以滿足不同讀者的需求,甚至緊跟時代發展潮流,配置了VR體驗設備。由此可以看出,多元化的服務成為圖書館助力校園文化建設的主要發展方向。
信息時代,讀者的閱讀習慣發生了很大變化,傳統的圖書館服務模式已經不能滿足讀者的需求。在此背景下,圖書館要有效利用先進的技術,提升圖書館文化服務。目前,圖書館內的24小時自助借還機、電子書借閱機、囊括所有圖書館資源的自主檢索機等設備,大大節省了讀者時間。另外,圖書館還有大量的數據庫資源、OA資源,讀者可以通過手機、電腦等檢索、獲取各類資源。在海量信息的沖擊下,讀者的學習方式也發生了變化,學習時間碎片化以及注重閱讀體驗的分享成為常態,獲得精準而專業的資源是讀者對圖書館服務的新期待。基于上述內容,圖書館應搭上信息化的快車,為讀者提供多元化、個性化的定制服務。
加強圖書館建設,助力校園精神文化塑造
圖書館的學習氛圍、館訓、資源量等對高校的文化氛圍、教風、學風有一定影響。圖書館的建設水平,在某種程度上決定著讀者的專業能力和文化素養;其館藏體系的完善也影響著教學科研的發展方向。民辦高校的辦學方針、人才培養目標決定了校園文化建設的方向。因此,圖書館要緊密聯系時代發展要求和學校的教學任務,結合自身資源優勢、人員配比及讀者需求,統籌安排圖書館參與校園文化建設。對于圖書館的各類服務及舉辦的各類活動,要進行及時的總結和分析,以便為下一次校園活動的開展提供借鑒。
民辦高校一般發展歷史較短,缺乏文化的積淀,這就要求圖書館需要在校園文化建設上多下功夫。多媒體時代,圖書館要分析學生特點,發揮自身優勢,吸引更多讀者參與到校園文化建設中。
圖書館參與校園文化建設不可能一蹴而就,要保障校園文化建設實現高效發展,除了以上提到的對策外,還有以下兩步:第一步,要提升領導的認識水平,重視校園文化建設;第二步,認真謀劃,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指導、監督整個校園文化建設過程,出現問題及時處理,嚴把校園文化建設方向。
參考文獻
[1]張健.新時代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探析[J].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04):123-125.
[2]肖建三.新時代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研究[J].衛生職業教育,2022,40(04):18-20.
[3]韓建芳.海南民辦高校圖書館管理服務模式研究[D].???海南大學,2015.
[4]王鶴靜.高校圖書館校園文化建設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13.
[5]劉佼.高校圖書館參與校園文化建設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6.
Tags:#只此青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