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館是展示人類精神文明成就的主要場所,對宣傳社會主義文明知識,提升公眾素養,弘揚人類文明,推動社會進步等都有著重要作用。人類社會正日益向數字化方向發展,圖書館的公共服務職能也要與時俱進,因此圖書館館員的思想觀念、知識框架、技術創新能力、服務質量都需要進一步更新。唯有如此,才能推動圖書館全方位向數字化轉型,促使圖書館對文獻資源進行充分利用,發揮圖書館服務大眾的社會教育功能,使其為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作出相應的貢獻。今天,現代圖書館的主要價值就是為教育教學與科研工作提供咨詢服務。新時代,圖書館的主要發展目標就是最大限度地服務于社會教育,因此,應該從轉變圖書館館員的服務理念入手,推動圖書館工作方式和服務理念的創新。
服務質量是影響圖書館事業發展的關鍵,脫離服務質量問題討論圖書館事業發展,圖書館事業發展就只是一個空談。有報刊稱,美國圖書館界曾就不同原因在圖書館事業發展中所起的影響展開分析,結果表明,在這些影響因素中,圖書館建筑質量占5%,信息占20%,圖書館館員占75%。由此可見,服務是影響圖書館事業發展最關鍵的因素。而近年來,由于社會信息化、數字化程度的提升,服務質量危機極大地影響了圖書館的社會形象和圖書館事業的發展。原國家圖書館副館長金宏達先生在享受到香港圖書館周到的服務之后曾作了一篇“讀在香港”的短文,文中借助魯迅先生的話“我們大概是太老了”來感慨我國某些地方圖書館“太大,太老”和“幾許驕傲,頑固與懶惰”。面對這一現狀,許多業內人士也撰文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意見和看法:如要有服務精神;要提高圖書館館員的整體素質;重塑圖書管理者職業素養等。此外,筆者認為還必須培養圖書館館員的自我管理意識[1]。
全媒體時代對圖書館館員素質的要求
隨著社會信息化、數字化水平逐步提高,公共圖書館的文獻數據來源方式、信息管理手段、用戶服務方式、咨詢服務方式等發生了多元化的變革,公眾對圖書館館員的要求也將愈來愈高。圖書館館員除了要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健康的心理素質、和諧的人際關系外,更重要的是要具備過硬的專業知識、業務能力、服務能力,以及開拓創新的精神。公共圖書館越來越需要既精通多媒體基本知識,又熟悉現代計算機技術,還掌握圖書館相關知識的復合型人才[2]。在全媒體時代,掌握知識,又熟悉計算機技術的業務人員、系統分析人員、現代信息資源管理人員將成為公共圖書館工作人員中的領導者。所以,在全媒體時代,公共圖書館館員在掌握圖書館常規管理流程和基本知識結構的基礎上,需要同時掌握情報學專業知識、外語知識、計算機基本知識和操作技能,還要了解現代信息資源管理的普遍規律和操作過程。圖書館館員的知識結構要既“博”又“專”,其既要具備較強的學習意識,同時還要具備很高的知識素養和扎實的實踐操作技能。只有那些專業知識扎實且視野寬闊、精通技術、能干務實,富有創新精神、崇尚科學方法的復合型人才,才能適應并滿足全媒體時代圖書館事業的發展需求。
公共圖書館開展員工培訓工作的必要性
首先,隨著數字化和信息技術的日益普及,互聯網時代對圖書館的業務模式與服務效能提出了極大的挑戰。傳統的圖書館業務包括讀者服務、借閱、館際互借等,但在圖書館開放時間有限的前提下,圖書館服務和讀者需求之間存在一定的距離。所以,數字圖書館的業務創新就需要在服務效能與業務模式上有所突破。其次,開展員工培訓是圖書館的職責所在。長期以來,圖書館大多作為最主要的紙質文獻庫而存在。但是,隨著數字時代的來臨,大量的數字文獻成為讀者最主要的借閱對象。圖書館的館藏資源沖破了原來常規的紙質藏書的職能界限,進一步擴大了藏書內涵,從而能夠承載更多的數字文獻資源,為讀者提供更加多樣的文獻資料,在有限的資源空間里進行更為豐富的資訊共享,并有效降低文獻收集成本。最后,圖書館服務理念必須與時俱進,此外,還要加強對圖書館館員的培訓。
淺析現代圖書館員工自我培訓與創新服務的策略
(一)建立科學有效的圖書館館員繼續教育機制
科學合理高效的管理機制是圖書館館員繼續教育水平進一步提高的重要基石和保證。而形成和實施合理高效的繼續教育管理機制的前提條件,是領導人員觀念意識的提升與一致。
第一,要樹立科學的人才觀,即確立“人力資本是第一資本”的人才培養觀點。圖書館館員是圖書館工作的核心,是圖書館的創造者、維護者、發展者和創新者,是圖書館信息化建設的主體,是圖書館建設的主要推動者,是圖書館和讀者之間的重要橋梁與紐帶。注重對圖書館館員的培養教育是全面貫徹科學發展觀的重要體現[3]。
第二,充分認識繼續教育的巨大生命力。一方面,要看到受目前人員編制、進入途徑等多種因素限制,僅靠引進人才提升優化圖書館館員隊伍的綜合素質可謂杯水車薪,“遠水”解不到“近渴”。另一方面,要充分認識到繼續教育工作具備靈活性、多樣性、經濟性、實用性等特點,是提升圖書館館員素質最主要且可行的途徑。因此,要將建立科學有效的圖書館館員繼續教育機制擺上重點工作日程,并落到實處,切忌短期行動與形式主義。在制度建設方面,要著力做好以下兩個方面。
1.建立健全組織和制度體系
第一,文化主管部門和各圖書館均要成立專職領導組織,以強化對圖書館館員繼續教育管理工作的統一領導。要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從圖書館現代化建設要求和圖書館館員隊伍建設實際情況出發,研究制訂切實可行的繼續教育中長期計劃,再據此分解成階段性目標和長期實施規劃,并做好具體落實。要明確管理部門對繼續教育管理工作開展、落實和各項任務工作目標的負責范圍。
第二,文化主管部門要對圖書館繼續教學計劃和工作開展狀況進行每年一次的綜合考評,將考核成果列入對圖書館領導人員和對人力資源管理部門的綜合考評中。
第三,做好培訓基地建設工作,為圖書館館員繼續教育創造良好的環境和平臺。建設專職兼職結合的師資隊伍,同時精心做好職業培訓教材編寫工作,并及時加以完善、更新和修訂。
第四,進一步完善獎懲機制。在明確提升教師素養這一總體目標的基礎上,針對不同年齡段、文化背景和素質基礎的圖書館館員制定差異化的規定,視其完成狀況分類予以獎勵。
第五,切實增加財政支持,為圖書館館員的繼續教育提供充足的財政保證[4]。
2.堅持靈活多樣的繼續教育形式
要從目前圖書館館員隊伍建設現狀出發,采用靈活多樣的繼續教育培訓方式。
第一,以各種不同的訓練場所為載體,開展不同的培訓,激發圖書館館員長期參培的興趣,并保證培訓質量。
第二,圖書館應根據不同階段的發展需求,定期對相應工作人員進行專業資格培訓與考核,并積極落實持證上崗原則。
第三,倡導圖書館館員接受相應專業高等學歷繼續教育,特別是非脫產高等學歷繼續教育。
第四,積極開展培訓活動和館際間的參觀訪學。
第五,大力研究和推廣應用遠程繼續教育培訓技術,并不定期地開展專業技術講座。
第六,圖書館應建立完善集體自學管理制度,定時編制自學方案,按時查看館員的自學狀況,定期考核,并將考核成績列入個人檔案。
國家每年都會撥出專項資金改善圖書館的硬件設施和整體環境,這就需要專人跟蹤執行,進行具體規劃和可行性評估,落實資金使用情況,確保資金使用明細清晰。
在新時期,圖書館必須建立全新的業務架構,進行信息系統的開放與整合。智庫作為一種重要的智能材料生產機構,圖書館應通過對其的研究進行多方面的創新。例如,開放圖書館信息服務平臺,使網絡服務覆蓋圖書館全業務,形成學科特色庫,創新圖書館服務制度。
(二)以人為本,創新圖書館人事管理方式
要想提高圖書館館員的服務意識和綜合素質,就必須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模式,制定嚴格的管理制度、完整的工作流程以及合理的考核制度。對平時表現好、工作積極主動、無遲到早退的館員進行獎勵;對平時工作不認真、不積極,經常遲到早退的館員進行懲罰。長期堅持下去,一定會形成一種良好的工作氛圍。同時還要培養一支具有創新能力的專業隊伍,充分發揮其在工作中的創新能力,激發其自身潛力,使其不斷進取,不斷自我完善,并以此為基礎,盡可能地超越自己。在管理方式的創新上,要加強各部門的考核,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可以借鑒其他圖書館的成功經驗,取長補短,這樣才能更好地創新圖書館的管理方式,從而提高圖書館的服務水平和圖書館館員的綜合素質,更好地為讀者服務。
(三)提高圖書館服務質量,妥善處理讀者反饋意見
不同的圖書館具有不同的作用和特點,如高校圖書館作為信息資料檢索機構,為全校師生的教學、科研工作提供服務,其館藏具有專業性、學術性、教育性。要想使師生在圖書館獲得滿意的服務,就要轉變圖書館館員的服務理念,提高其業務能力,針對不同的讀者提供不同的服務。對于讀者反饋的建議,要審慎看待,妥善處理,并以此為契機,加強圖書館與讀者之間的交流,進而提高圖書館服務質量[5]。
(四)圖書館員工培訓效果評估與總結
培訓有效性考核有利于確保培訓達到預定的目標,并通過檢驗培訓成效幫助制訂下一個培訓方案。培訓評估主要分為受訓者在學習中的表現,教學成果評價以及學習技能在具體項目上的應用狀況評價。考評方式可采取學習過程中觀察、訪談、問卷等方式;也可采用學習完成后進行檢查、撰寫學習心得報告的形式;還可在學習完成后采取績效考核、局部考察的方法開展考評。
通過互聯網進行全過程培訓。圖書館采編部可向讀者征詢圖書采購建議,并以此制訂采購計劃。將新圖書和資料及時公布在網站上,以增加圖書借閱量。現代信息科技處要注重圖書館網站的建立和管理,利用講座的方式引導學生使用圖書館網站上的各類數據庫資源、電子圖書資源等,逐步提高他們的網絡信息檢索意識。同時,通過館際互借及資料全文傳輸,實現與其他圖書館的資源共享。任何一家圖書館都不能收全所有的文獻資料,更不能完全滿足讀者全面的知識需求。所以,充分發揮互聯網資源優勢,加強館際合作,可以更大程度地滿足讀者的信息需求。
(五)有效溝通,提高館員的服務水平
圖書館館員良好的交流能力有利于提升隊伍的整體素質,并營造良好的工作氣氛。館員在和讀者打交道時要耐心、仔細、認真,重視讀者的隱私權,形成彼此相互尊重、配合默契的良好風氣。如當館員看到讀者歸還的圖書存在破損、污損等問題時,就應當以文明的心態去勸導和改正,心態要平和,話語要真誠,并體現出高質量的服務水平,這樣讀者才心悅誠服[6]。
(六)具備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和廣博的相關學科知識
在現代信息環境下,圖書館館員要想做好本職工作,就要有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知識與技能是圖書館館員的“安身立命”之本,是圖書館各項工作開展的基石,也是圖書館館員最關鍵的素養。此外,隨著網絡時代的發展,綜合性發展趨勢越來越明顯,信息量也呈幾何級數增長,所以,圖書館館員除了要具有扎實的專業基礎,還須掌握淵博的相關學科知識;除全面了解圖書館學、情報學、資料研究法、文獻檢索技術等的基本原理與知識,并在一兩個方面學有專長以外,還要在此基礎上實現一專多能,全面了解并掌握管理學、心理學、高等教育、信息化等學科的有關知識,這樣才能為讀者提出的問題給出合理的回答與引導。
綜上所述,圖書館館員是圖書館中直接服務讀者的關鍵要素,圖書館館員的業務能力和服務水平直接決定著圖書館的社會影響力,影響圖書館的未來發展。互聯網時代,更需要充分發揮圖書館館員的優勢,并通過提高圖書館館員素養,拓寬業務范圍,以及應用新型管理手段等途徑促進圖書館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潔.資本缺失與大學圖書館館員在職學習的行動邏輯[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05):147-149.
[2]李潔.試論圖書館工作人員的服務理念[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02):156-158.
[3]李永先,欒旭倫,李森森.云計算技術在圖書館中的應用探討[J].江西圖書館學刊,2009,39(01):105-106.
[4]郭金婷,張文亮,王雪超.云計算時代下圖書館發展的機遇與挑戰[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0(12):157-159.
[5]田雪芹.云計算環境下圖書館變革的進展與趨勢[J].中國教育網絡,2010(07):67-69.
[6]陳人語.從信息公平到和諧社會——對公共圖書館使命的思考[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13,25(06):11-13.
Tags:#只此青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