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數字化是經濟新形態,同時也是未來發展的新趨勢。隨著數字化技術的不斷成熟,可以利用互聯網及計算機技術創造虛擬空間并與現實的世界進行連接,讓用戶體驗新型的數字生活環境,這也使得數字化技術逐漸成為消費市場的新寵兒。文旅產業與數字技術進行融合,共同促成行業升級和轉型,從而使整個產業煥發新的生機。產業數字化所帶的技術升級是至關重要的一環,同時關于產業數字化提出的新概念和新模式也為文旅行業線下與線上的用戶體驗以及視聽體驗帶來了革命性的創新和飛躍性的升級。
產業數字化孕育豐沃土壤
產業數字化如今高速發展。2021年3月,美國游戲公司Roblox作為“元宇宙第一股”上市以來[1],越來越多的科技型、服務型企業開始推進數字化產業轉型升級。我國政府為推動產業數字化出臺了若干相關配套政策,從2016年正式確立數字創意產業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地位,高度重視文化產業與數字創意產業,到2021年《“十四五”文化產業發展規劃》中明確要求“順應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發展趨勢,落實文化產業數字化戰略,加快發展新型文化企業、文化業態、文化消費模式”[2]。這不難看出推動產業數字化是我國目前文化產業現代化的重要手段。基于此,聚焦文旅產業,推動行業轉型建設,可以為行業經濟復蘇提供動力和保障。由此可見,從商業資本到政府政策都極為看重產業數字化對文旅產業重構的社交模式、產業變革和新經濟增長的能力。
產業數字化孕育豐沃的土壤,其具備去中心化、沉浸式體驗、虛擬與現實的高同步鏈接及封閉式經濟模式等特點,還具有孕育新的產業生產模式、市場模式及社交模式的能力。產業數字化背景下的元宇宙概念同時又整合了物聯網、云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大量的新技術,它們的彼此融合又使得現實世界與虛擬世界的結合有了無限可能,也為諸多產業的發展變革創造了條件。在未來發展過程中,產業數字化所帶來的是智能化形態還是新“世界”,還存在著無限的遐想。無論是從人機體驗,還是交互模式,抑或是從新“世界”感官角度來看,產業數字化所帶來的概念和技術變革都無比契合文旅產業,所以這片豐沃的土壤可以提供更多新途徑,使文旅行業參與者與開拓者突破現有產業瓶頸,創造出更多的可能。
文旅行業新嘗試新突破
隨著時代的發展,信息化、數字化產業的不斷升級與突破,文旅行業在新的階段有了新的發展目標及新的方向。隨著產業數字化概念的興起,更多的文旅行業從業者看到了新的方向;同時計算機技術、信息化技術所帶來的新資源和新模式也為文旅行業帶來了更多可能。
分析現階段國內優秀文旅數字案例,不難總結出以下兩點:第一,從體驗角度來分析產業數字化的內容,拓展思維邊界,助力文旅產品的體驗升級[3]。以故宮云端小程序為例,其為故宮博物院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線上游覽模式,一方面方便了使用者隨時隨地參觀,突破了地域的限制;另一方面通過數字化手段能更好地進行項目活動宣傳,擴大影響力。第二,從發展的角度來看,文旅行業本身是以用戶為主要導向的產業,用戶的體驗感、新鮮感及認同感都是這個產業的永恒追求。而產業數字化因其更新速度快的特點,能極快地適應時下熱點潮流,為用戶提供真正意義上的定制化服務。
目前,除了故宮博物院小程序以外,越來越多的文旅線上數字產品出現在大眾面前,這是產業數字化帶來的“新氣象”。從市場嘗試的角度來看,2019年10月31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官方宣布,南京被列入世界“文學之都”。南京市政府為了打造“文學之都”的形象進行了眾多嘗試,多個數字化項目立項,其中包括“探秘文都”小程序,其移動端配合高校建立的數據庫,使用戶足不出戶就能感受到文學的魅力。同時結合線下景觀點位進行線上發布,使用戶既能在線上獲取相關活動信息,又能在線下進行交互體驗;同時還可以為用戶提供特色路線,幫助用戶提前規劃行程,提升出行效率。由此可見,產業數字化為文旅行業帶來的變革影響深遠,改變了以往注重線下活動的單一傳統模式,其更加重視數字化及智能化的發展。通過多種技術的創新應用和嘗試帶動文旅產業的協同發展,可以為用戶提供更多的社交體驗,開展新穎豐富的文旅活動,讓用戶獲取信息的方式方法不再單一,以此激發用戶出行欲望。
文旅視聽交互新內容
產業數字化為文旅產業賦能,而文旅產業同樣也是數字化產業的急先鋒和引領者,其被應用在展覽展示、商業演出、大型晚會和文旅夜游等領域的優秀案例數不勝數,受到了大眾的廣泛認可。
文旅夜游的應用
在文旅夜游的案例中,天津方特歡樂世界以科幻和交互體驗為一大特色。在2022天津方特爆米花節上,Hirender全媒體總控系統用3D Mapping助陣游樂園,為游客帶來了一場極具特色的極光秀,整個活動依托激光、投影等聲光電技術,為游客提供了多種感官的互動體驗。這不僅是在視覺、聽覺上的一種突破和革新,在內容制作方面更是借助交互影像技術表達藝術設計,通過圖像敘事賦予建筑以及主題活動更多的內涵,拉近了游樂園與游客之間的距離,輕松點燃現場氛圍。
在各地的文旅夜游創新策劃中,都能看到類似天津方特歡樂世界的數字化應用,這種創作方式的變革和突破,讓文旅項目與用戶不再是單方向的被動關系,而是轉變為一種能讓用戶融入環境中的情境,其能為用戶提供更多的沉浸體驗,讓夜晚的游覽變得豐富多彩。
文旅數字化推動線下展館展出形式變革
產業數字化對文旅產業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從方特的極光秀案例中可以看出,傳統單一的煙火表演已經無法滿足游客日益增長的需求,數字化所帶來的新技術、新內容為產業帶來了新賣點的同時,也培養出了更多新的內容制作團隊,帶動了相關傳媒產業的發展。
以海南省瓊崖縱隊司令部舊址為例,其相關技術團隊嘗試運用新技術打造沉浸式裸眼互動體驗,通過投影儀對四塊屏幕進行影像融合處理(四折幕),以此給參觀者提供更好的視聽體驗。制作過程中技術團隊采用3D攝像機進行最佳視角點位架設,再進行四面內容制作,然后根據現場尺寸進行畫面切割,最終通過融合軟件對投影儀進行現場矯正,以達到最佳觀看效果。在紀念展館中運用Cave融合視頻可以體現技術的革新,為用戶提供身臨其境的戰爭場面,使其更有代入感。計算機數字化應用的興起推動了相關虛擬制作技術逐步成熟,過去僅應用在移動端的三維制作方式方法正逐步與線下相結合。
文旅展會交互模式創新
除了感官上的交互體驗有了巨大的提升,在線下互動方面也有諸多的嘗試和創新。即交互技術是指將外部的傳感器與信息數據口相連,通過數據轉化成計算機或其他智能工具可識別的機器語言,再利用各類終端進行型號傳輸,以達到媒體交互的目的[5]。在現階段,隨著數字技術產品的不斷成熟,為了配合相關硬件進行開發的數字交互內容也逐漸嶄露頭角。近些年,文旅線下活動開展的同時,線上線下數字交互體驗活動也呈現出了豐富的創新內容,產業數字化可以解決活動、表演、展覽展示等在虛擬世界中呈現的問題。羅布樂思公司CEO戴夫·巴斯祖克曾提出建立數字虛擬空間即元宇宙概念的8個特點:身份(Identity)、朋友(Friends)、沉浸感(Immersive)、低延遲(Low Friction)、多元化(Variety)、隨地(Anywhere)、經濟系統(Economy)和文明(Civility)[4]。基于此的文旅線下交互呈現出多元化發展趨勢,以提高用戶體驗為最終目標。
在2020年重慶“智博會”上,主辦方和參會展商都做出了極大的創新。線上平臺發布H5,制作多個低延遲、快加載的3D觀展場景,這便于前期展會內容的宣發,為無法到場的觀眾提供模擬現場游覽的云觀看通道。“智博會”的線上平臺構建不僅有利于信息內容的傳播和觀看,其設置的交流互動板塊和展商信息展示板塊能在用戶進行感官交互體驗的同時,為展會主客之間提供業務聯系、情感交流等服務,為陌生群體之間的社會交流提供了平臺。由此可見,數字化對文旅展會的變革是多方面的。它使展覽不再拘泥于空間、時間的限制,將虛擬信息進行技術整合,利用5G通信技術平臺的優勢快速傳播內容,以增強影響力;與此同時,其讓無論是參會者還是參觀者的角色變得更加豐富,所有人在虛擬世界中既可以是開發者,也可以是設計者,抑或是營銷者,甚至都是消費者。重慶“智博會”在線下展示的過程中同樣也在嘗試為用戶提供多樣化的交互體驗。其中川崎展臺的機械臂呈現就采用了現階段盛行的增強現實技術。參觀者在體驗的過程中能直觀看到產品機械臂操作的完整流程,其中關鍵性技術的呈現可以通過程序進行精準展示。在這一過程中,參觀者能近距離完整了解整個產品,增強了用戶對產品的體驗感受。川崎參展方則通過新技術改變了傳統實物展呈的方式,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宣傳講解的效率,也能最大化地展現產品優勢。因此,交互技術的創新,既可以創造出更多的優秀展示作品,又能優化展覽展示空間環境,實現更多的可能性[6]。
在文旅產業中,線上線下交互模式的創新是多層次的。首先要注重數字化轉型升級以及利用“互聯網+”實現線上線下資源聯動,同時還要提高內容制作的質量。在產業數字化改革初期,作品難免會出現良莠不齊的現象,過多制作不良的作品會打擊市場信心,所以從業者要將更多的精力放在設計。其次,重視用戶體驗和用戶的反饋,從用戶的角度思考創作內容,為創作的作品賦予生命的同時,將信息內容獲取的方式精簡化,真正為用戶打造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沉浸式服務體驗。產業數字化對整個交互模式的重塑在未來勢必會顛覆人們傳統的認知,因此,做好文旅行業的協同發展極為重要。
文旅教育領域交互革新
文旅行業不僅只是用來提供娛樂活動的,在特定時間、特定領域、特定地點還承擔著教育大眾的重要任務。以科普教育為例,隨著硬件技術的不斷成熟,在科普類教育基地中融入沉浸式體驗內容,能極大地提升參觀者興趣,有助于大眾學習新的知識。上海科技館的IMAX球幕影院同樣也是通過沉浸式的數字影像展覽,有別于傳統的展陳方式,其以一種更具震撼力的表現方式呈現在參觀者面前,能將知識以更有趣、更生動的方式進行呈現。上海迪士尼的“飛躍地平線”運用5D技術,將影像和動態體感交互結合,帶參觀者穿過非洲大草原,看各種動物遷徙,來到泰姬陵,路過埃菲爾鐵塔,最后回到上海的陸家嘴。在整個參觀過程中,參觀者既領略了地理風光,學到了知識,又獲得了感官上的沖擊體驗,可謂一舉多得。
與此同時,在行業中基于元宇宙AI技術和數字化的應用,使得整個文旅教育體系更加智能化,更具靈活性,數字化的虛擬教師可以解決用戶提出的更多問題,這可以讓組織者有更多的精力專注于細微問題的解答[7]。
產業數字化背景下的文旅行業交互應用變革需要硬件體系、軟件應用、底層架構、建立后端數據庫等多方面的支撐,文旅行業可以通過基礎硬件研發,為受眾帶來最直觀的感官體驗升級,同時還要在底層架構中為數字文旅制定一套運行有序的經濟規則和產權規則,以激發創作者的參與熱情。軟件應用的開發需要通過人工智能算法的參與,根據用戶的信息和反饋及時進行內容信息生產,為用戶提供更準確的內容,為文旅行業參與者提供更清晰的發展方向。后端數據庫的建立能有效地為內容創作者提供豐富的素材,提高內容創作效率和品質。在技術變革的同時,無論是企業還是組織,抑或是參與者,他們的內容創作也十分重要,其有利于打造既具有創造性與多樣性,又極具中華文化特色的優秀文旅產業,從而實現數字技術對文旅產業的賦能,推進文旅行業迭代升級,形成良性發展循環,滿足人們對產業的各種需求。
參考文獻
[1]方凌智,沈煌南.技術和文明的變遷——元宇宙的概念研究[J].產業經濟評論,2022(01):5-19.
[2]曾丹,黃雋.數字化、文化產業集聚與技術創新[J].統計與決策,2022,38(17):119-123.
[3]石培華,王屹君,李中.元宇宙在文旅領域的應用前景、主要場景、風險挑戰、模式路徑與對策措施研究[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2,58(04):98-116.
[4]魏仁興,王德文.線上線下交互的元宇宙會展探討[J].商展經濟,2022(02):4-7.
[5]林建偉,吳凡.交互新媒體技術在展覽展示空間的應用[J].數字技術與應用,2018,36(11):107-108.
[6]張超.交互新媒體技術在展覽展示空間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大眾文藝,2022(07):46-48.
[7]劉革平,王星,高楠,胡翰林.從虛擬現實到元宇宙:在線教育的新方向[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21,33(06):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