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脫貧攻堅的全面勝利,農業農村發展開啟了新的征程。為全面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使其同鄉村振興實現有效銜接,全力實施好鄉村振興戰略,社會各階層要群策群力。鄉村振興對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現結合鄉村振興的背景分析村鎮圖書館建設的價值和意義,闡述村鎮圖書館在鄉村振興中的價值,期望能夠在鄉村振興中發揮村鎮圖書館的作用。
圖書資源是支撐一切行業建設發展的理論基礎,村鎮圖書館又是我國公共文化面向全民文化消費和文化體驗的基礎。和高校圖書館、城市圖書館不同的是,村鎮圖書館更具一定特色和局限,在全面、豐富、海量圖書資源無法傾向村鎮的現實背景下,村鎮圖書館的建設、館藏資源的規劃自然要更務實一些,如何選材、如何規劃圖書門類便更值得考究。筆者認為,村鎮圖書館建設及資源儲備必須要和鄉村振興相結合,為村民提供其迫切需要的理論知識和活動,只有這樣,村鎮圖書館才能發揮更大的價值。本文立足于鄉村振興大背景,簡單探討對村鎮圖書館建設的價值審視。
鄉村建設及村鎮精神文明建設現狀
十八大以來,我國各方面建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農業農村也發生了深刻變革。但是我國城鄉發展、區域發展不平衡仍然是不爭的事實,打贏脫貧攻堅,實現全面小康后,盡快推進鄉村振興,防止返貧致貧仍然是發展的需要。目前來看,鄉村發展仍然存在一些問題。
(一)鄉村產業鏈薄弱,抗風險能力弱
目前大多數村民仍然以從事農業生產為主,在附近城市打零工為輔。鄉村主要產業以種植業、養殖業為主,由于缺乏科學的管理、經營和必要的技術支持,產業發展比較脆弱。此外,由于村民對互聯網時代的電商經濟不夠了解,缺乏電商思維,線下銷路又比較窄,產銷對接不暢,再加上資金短缺,鄉村產業鏈抗風險能力比較弱。
(二)基礎設施不完善,規劃不科學
鄉村地區由于資金、人才等資源不足,交通建設及養護、5G網絡設施建設、鄉鎮種植養殖研究機構等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此外,由于缺乏完備的管理隊伍,基礎設施建設規劃設計不夠合理和科學,制約了鄉村發展。
(三)青年群體及人才外流,老齡化問題嚴重
阻礙鄉村發展的最大因素還是人才外流。由于就業崗位不足以及教育、醫療、金融等資源的缺乏,大量青年群體奔向城市尋求更好的發展和生活,鄉村老年人群體和留守兒童增多,嚴重影響了鄉村的可持續發展。
(四)文化資源匱乏,文化建設不足
由于人才缺乏,資金投入不足等原因,鄉村文化建設嚴重不足。此外,受限于經濟和文化水平,人們對文化建設及文化學習的認知不足。村民文娛活動極其有限,由于教育資源缺乏,村里的孩子很難找到想要的課外讀物,圖書及課外書甚至要到較遠的城市去購買,嚴重制約了鄉村教育及文化建設的發展。
總之,目前鄉村振興還面臨著很大的挑戰,村民對經營管理知識、種植養殖技術、鄉村科學規劃、文化建設等方面的需求極為迫切。村鎮圖書館的建設可以為鄉村全面發展提供巨大的內生動力,為鄉村帶來急需的技術理論支持和必要的教育資源,還可以助力鄉村文化建設。
村鎮圖書館建設的客觀需要及價值分析
村鎮圖書館建設對于鄉村振興具有重要意義,不僅對鄉村經濟產業發展、村民種植養殖技術提升、鄉村文化建設等具有重要作用,還能為鄉村教育提供強大支持,為孩子、青年人等一切有學習需求的人提供寶貴的圖書資源。現階段,從國家到地方都在大力促進鄉村振興,助力鄉村振興不僅要招商引資興產業,在“扶村”的同時也要致力于“扶智”“扶能”,通過加大投入建設村鎮圖書館,針對鄉村產業發展需要和種植養殖技術缺口采購對應圖書,讓農業、鄉村產業類圖書在村鎮發揮最大潛力。同時還要針對鄉村文化建設、科學規劃等采購相關書籍。此外,圖書館不僅是圖書資源的集合地,更應該是農業技術討論、種植養殖試驗、文化活動舉辦的綜合性服務中心,要把黨建發展、地方特色、文化建設、文體娛樂等融為一體,讓村鎮圖書館成為老少村民最喜歡、最向往的地方。現針對村鎮圖書館建設的客觀需要及價值體現展開分析。
(一)需求迫切,針對性強
隨著經濟不斷發展,鄉村建設和產業發展都將進入發展的瓶頸,要想突破小農思想的局限,實現鄉村經濟產業化發展,就必須拓展村民的思維,提高村民的知識文化水平。建設圖書館,提供有針對性的圖書資源正是當前村民迫切需要的,是村民提升自我管理能力、產業經營能力、種植養殖能力的必然選擇。村鎮圖書館建設的初衷是服務基層、服務“三農”,因此在資源籌備的過程中應該考慮多選擇一些與農村農業、鄉村產業、種植養殖技術相關的圖書。圖書館建設等政策和鄉村發展需要不謀而合,是鄉村振興中軟硬實力的有力互補。
(二)區域位置優越
鄉村地域廣袤,村鎮圖書館是為以鎮為中心的區域提供圖書資源的學習閱覽場所,是基層群眾獲取知識的主要來源和陣地。很多鄉村由于人口減少,基礎設施比較薄弱,配套的圖書買賣市場匱乏,村民獲取圖書和知識的渠道往往是最近的縣城書店,路途相對遙遠,村鎮圖書館的建設可以輻射較大區域,讓對農業理論技術、產業管理知識有需求的村民就近閱覽。村鎮圖書館是完善公共服務體系、傳播文化知識、促進群眾閱讀、提升群眾文化素養的重要場所。對群眾來說,能在家門口找到需要的圖書,了解到需要的知識,研究種植養殖所需要的技術,為他們致富增收提供了很大幫助。
(三)有力滿足鄉村孩子的教育需求
隨著城市的迅速發展,鄉村勞動力逐漸向城市轉移,教育資源也向城市傾斜,鄉村學校的師資力量和圖書資源有限,很難滿足孩子們對知識的需求。鄉村學生除了基本的教材學習外,課外閱讀相對匱乏,要想讀到感興趣的課外讀物必須到相對較遠的縣城或者城區購買。但是鄉村有很多留守兒童,他們缺少父母的陪伴,去縣城購買或借閱圖書的機會少之又少。村鎮圖書館的建設為鄉村教育提供了有力支撐,有效填補了鄉村學生課外閱讀的空白,有效緩解了教育不公平的矛盾,孩子們可以在家門口挑選自己愛看的圖書,同時可選擇性大大加強,豐富了孩子們的課余生活,也促進了他們的學習進步。
(四)為村民提供了學習、娛樂、文化交流的場所
村鎮圖書館不僅是圖書資源的聚集地,還為村民提供了閱覽室、電腦學習室、文化交流空間等,村民可以在這里學習交流農業相關知識,學習關注黨和政府的惠農政策,學習電腦知識,了解互聯網發展對農業的促進作用,同時把鄉村產業接入互聯網,打通線上銷路,為農副產品銷售提供多元渠道。此外,豐富的文化活動也是村民迫切的精神文化需求,圖書館可以為其提供文娛活動的場所,讓鄉村生活充滿更多樂趣。
鄉鎮圖書館建設對鄉村振興的價值審視
村鎮圖書館可以促進鄉村地區文化軟實力的提升,其不僅承擔著鄉村文化振興的使命,更是新技術、新知識、新理論、新政策的載體。在鄉村建設過程中,村民總會有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技術難題,會遇到發展的瓶頸,而圖書中的知識就是他們尋找突破口的方向,是鄉村與城市的溝通橋梁,對鄉村振興極具價值。
(一)“扶智”+“扶能”助力產業興旺
鄉村振興背景下,建設美麗、富強、文明的現代化農村是需要多方支持、系統籌備的長期工程,在鄉村建設中要明確各地區的核心優勢和產業基礎,同時找準突圍方向,補齊發展短板。村鎮圖書館可以在鄉村振興中發揮補短板、穩長板的作用,可以把發展較好的鄉村地區的豐富經驗傳遞到亟待發展的地區,補充鄉村地區最緊缺的文化資源和農業技術理論。鄉村振興戰略中提出,不僅要“扶村”,還要同步“扶智”和“扶能”,“扶智”就是要扶知識、扶技術、扶思路,幫助村民提高文化素養,提升農業現代化生產技能和理論知識,拓展他們的認知和視野,通過創新思維來打開農業生產銷售新思路,讓最適宜的水土培育最好的農副產品,讓最好的農副產品和最好的市場相匹配,激發村民的活力,讓智慧和勤勞形成合力,從根本上實現鄉村振興、產業致富。“扶能”就是要提升村民的能力,不僅是農業生產的能力,更多的是打破局限,探索更多可能的能力,要把小農生產發展為集約化、現代化、產業化的系統性農業生產,學習讓科技、電商、網絡為農業賦能的能力。村鎮圖書館為“扶智”“扶能”提供了理論載體和實踐場所,可以定期為村民培訓農業種植養殖技術,定期開展先進村鎮發展經驗交流,組織分享解讀利農、助農、興農的好書和好政策。總之,村鎮圖書館的價值不僅是文化的熏陶,更多的是知識與技術的推廣和普及、智慧與能力的拓展和提升、信心與動力的重塑和內驅。
(二)打造綠色環境,創設宜居生態
鄉村振興不只是鄉村經濟水平的提升和村民精神生活的充盈,更要吸取歷史教訓,注重人與自然的平衡,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推進生態文明、生態宜居和經濟發展同步推進。要落實生態宜居的經濟發展模式就必須轉變傳統思維,讓村民深刻理解綠水青山和經濟發展的協調統一關系,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基礎上追求經濟效益,不僅要發展富強有力的鄉村經濟,還要發展綠色宜居的生態環境。理念的轉變是一個緩慢的過程,村鎮圖書館可以提供豐富的地區發展經驗,讓村民在過去的發展過程中吸取教訓,使村民認識到綠水青山對居住成長的重要性。同時,科學合理的生態規劃也能為鄉村建設擘畫綠色宜居的藍圖,助力村民更好地為打造生態宜居的環境出謀劃策,讓村民對未來規劃發展充滿更大的信心和動力。
(三)強化文化建設,推動鄉風文明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文化之力必不可少,需要充分發揮村鎮圖書館在文化興村、文化潤村方面的作用。鄉村地區文化建設相對薄弱,各地區文化發展不平衡,村民對本地區文化特色認同度不夠,無法有效健康地傳承地方優秀文化特色。此外,村民文娛活動匱乏,文化活動場所、文化交流活動和特色文娛活動較少,村鎮鄉風民俗缺少精氣神。村鎮圖書館具有較強的開放性、共享性和社會性,不僅能提供豐富多彩的文化知識,還能提供文娛活動場所。村鎮圖書館的開放不僅能為村民營造濃厚的閱讀學習氛圍,還能為村民提供交流分享的場所。此外,圖書館配套設施可以增加一些健身器材、體育娛樂設施,為村民的閑暇生活提供更多樂趣,助力村民摒棄落后消極的娛樂活動,形成積極樂觀、健康有益的鄉村文化活動。
(四)拓展教育資源,促進教育公平
教育是百年基業,鄉村振興的最大驅動力是一代又一代年輕建設者的不斷努力,只有人才才能促進鄉村更好地發展,因此青少年的教育尤為重要。但是目前的形勢并不樂觀,鄉村勞動力大量流失,人口減少,導致教育資源不斷被弱化,大量教育資源向城市傾斜。很多孩子只有到城市才能享受到更好的教育,鄉村的學校資源和師資力量不斷減少。因此,鄉村振興必然要振興鄉村教育,助力鄉村學校發展,使鄉村的孩子能享受到更多、更公平的教育資源。鄉鎮圖書館不僅要針對鄉村產業、農村農業采購書籍和資料,還要把學生的學習和成長列為重點項目之一;不僅要針對青少年年齡和成長特征提供豐富的課外讀物,還要為各年齡段的學生提供配套的學習資料,讓學生在家門口就能找到需要的學習資料和課外讀物;加強與學校和學生的交流,積極收集學生的意見,了解學生的需求,及時更新圖書館的讀物。此外,也可以舉辦讀書日活動或者朗讀大賽,讓鄉村學生能夠與城市孩子享受相同的學習氛圍和成長資源。在鄉村教育水平較低的背景下,村鎮圖書館有責任也有義務促進教育公平,為孩子們提供學習和成長的平臺,為孩子們插上夢想的翅膀,讓孩子們更好地成長成才,為鄉村振興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
村鎮圖書館建設不僅是公共資源服務平臺的建設,在鄉村地區,這一基礎建設還承載著很多人的希望和夢想。村鎮圖書館的建設必須立足鄉村振興這一大背景,從產業振興、農村發展、生態文明、鄉風文明、人才培育等多角度著手,想村民所想,急村民所急,讓村民的所有需要和期盼,所有夢想和實踐都能在村鎮圖書館里得到滋養和發展,開出最絢麗的花。村鎮圖書館的價值是無窮的,圖書館的建設不能局限于收集管理圖書,更要把文化的內涵填充其中,讓圖書館不僅有“面子”還有“里子”。
參考文獻:
[1]柴麗香.新時代圖書館服務中的雙重服務策略研究[J].辦公室業務,2021(18):172-173.
[2]馬嫻.“雙萬計劃”背景下的高校圖書館服務策略探究——以廣西師范大學圖書館為例[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21(18):125-127.
[3]董麗.用戶畫像視域下醫學院校圖書館精準服務策略研究[J].圖書館學刊,2020,42(02):41-45.
[4]張紅偉,邢丹,陳玲,等.基于用戶畫像的數字人文服務策略[J].中華醫學圖書情報雜志,2019,28(12):58-61.
[5]崔云.突發事件對高校圖書館服務策略的啟示[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上旬刊),2020(11):116-117.
Tags:#只此青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