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會發展新時期,人們對精神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博物館作為一個對公眾開放的非營利性機構,能夠起到良好的教育以及娛樂作用,最大程度地滿足社會民眾對各類知識內容的學習體驗需求。在博物館建設發展的過程中,志愿者隊伍建設是一項極為重要的工作內容,志愿者自身的業務能力與綜合素質直接關系到博物館的整體服務水平。因此,各地區博物館必須高度重視志愿者隊伍建設,組建專業的志愿者隊伍,加強對他們的培訓教育,確保能夠充分發揮出志愿者隊伍的功能效用,為廣大市民提供優質的服務?,F進一步對博物館志愿者隊伍建設展開分析與探討。
隨著我國博物館事業的不斷發展,人們文化的水平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城市居民選擇利用閑余時間到博物館進行參觀學習,接受精神的洗禮和文化的熏陶,拓寬自身視野,提高個人文化素養。各地區博物館要想贏得廣大市民的高度認可和支持,就必須認真做好服務工作,針對以往服務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及時采取有效的解決措施。因此,博物館需要積極組織、培養專業的志愿者人才隊伍,制定完善的管理規章制度,加強專業培訓教育,促使志愿者能夠充分發揮出自身的作用,為博物館參觀者提供優質、專業的服務。
博物館志愿者隊伍建設的重要意義
(一)博物館志愿者隊伍建設是時代發展的需求
在全球化背景下,一個國家、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不單單是看其經濟多么發達、城市環境多么優美,還需要看志愿者的數量規模與志愿者的能力素質水平,社會文明的進步發展離不開所有社會民眾的共同參與和努力[1]。隨著國家經濟水平的不斷增長,民眾生活越來越富裕,人們自然就會追求更高層次的精神文化生活,對博物館服務的需求也變得越來越大。此時,博物館不能只關注館內豐富藏品的設計陳列,還需要及時更新自身的服務理念,要結合自身發展情況和民眾的需求,大力培養組建優秀的志愿者隊伍,為博物館順利開展多樣的服務活動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博物館志愿者隊伍建設是博物館自身發展的需要
在社會發展新時期,各地區博物館在開展工作時要牢牢記住自身“取之社會,服務社會”的宗旨。為了贏得每個參觀者的認可和支持,博物館需要始終站在民眾的角度,思考如何優化改進服務工作。博物館整體服務工作水平的提升離不開優秀志愿者隊伍的建設,通過指導志愿者有序開展博物館服務工作,能夠有效拉近博物館與社會民眾之間的距離。在志愿者的耐心講解服務下,參觀者可以深入了解博物館各展品背后的文化內涵,促使博物館社會教育職能更加富有層次。一些博物館由于自身條件的限制,沒有配備足夠的專職人員為參觀者提供服務,此時就需要志愿者參與到博物館各項社會服務活動中,這樣一方面可以幫助博物館節省支出,另一方面則可以提升博物館的社會服務水平,最大程度地發揮出社會資源的價值和作用,更好地培育社會公民的優良品德。博物館大力建設培養志愿者隊伍,能夠不斷提高博物館在當地的影響力,更好地弘揚中國傳統美德,并起到弘揚傳播社會文化的重要作用。
博物館志愿者隊伍建設中存在的不足之處
(一)志愿者招募程序不夠清晰規范
當前,我國各地區博物館在面向社會招募志愿者時,大多數首選對象是高校大學生,從其他群體中招募到的志愿者數量相對較少,因此存在志愿者招募對象群體單一化的現象,這在一定程度上會阻礙我國博物館志愿者隊伍建設工作的穩定開展。除此之外,部分博物館為了降低自身配置專職人員的成本支出,急于盲目從社會上組織招募更多的志愿者,缺乏對他們的綜合評估考核,導致實際招募來的志愿者業務能力與綜合素質偏低,難以勝任自身的崗位職責,難以為廣大民眾提供優質的服務,進而影響博物館服務工作的穩定性,不利于博物館樹立良好的形象[2]。博物館志愿者招募工作還存在著宣傳渠道單一化的問題,其更多通過線下渠道進行宣傳推廣,開展志愿者招募活動,而缺乏對主流社交媒體平臺的創新運用,沒有加強與當地網絡用戶的實時互動交流,吸引更大范圍的人群參與到博物館志愿者隊伍建設事業中。
(二)志愿者培訓模式落后
當前,我國博物館的志愿者培訓教育工作水平偏低,即便一些博物館會對館內的志愿服務人員進行定期培訓,但還是會經常出現一些問題,影響到博物館的整體對外服務質量。現代博物館建設規模不斷擴大,其對志愿者服務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應的志愿者服務內容也變得越來越廣泛和專業化。因此,博物館相關管理人員需要組織志愿者參與專業化的培訓教育活動,促使他們能夠及時學習了解相關服務知識與實踐操作技能,確保他們能夠勝任自身的崗位,積極助力博物館服務工作的開展。然而,由于不同志愿者的文化基礎水平與基本素質能力不同,因而其培訓學習的效果也會參差不齊,進而影響到博物館的整體志愿者服務水平。博物館沒有科學有效地結合所招募志愿者的實際情況,合理采用多種先進的培訓方式,而是沿用傳統集中統一的灌輸式培訓方法,這樣不利于提高培訓工作的實效性與專業性。除此之外,博物館服務工作的性質、內容對志愿者提出了一定的特殊要求,需要專業人員對他們展開專業的培訓活動,實際培訓內容涉及較廣,主要涵蓋博物館展覽內容、管理規章制度、服務工作規范以及博物館綜合知識等。對于那些沒有豐富服務工作實踐經驗的志愿者,博物館需要投入較多的人力物力資源對其進行培訓。然而大多數博物館由于自身經費和專職人員數量的限制,無法順利開展多樣化的志愿者專業培訓活動,不斷提升志愿者的綜合業務能力與職業素養,成為導致我國博物館志愿者服務水平參差不齊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志愿者管理制度不夠完善
當前我國博物館尚未形成健全的志愿者隊伍管理制度體系,管理規章制度不夠完善,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缺乏先進完善的志愿者績效考核制度。各地區博物館在志愿者隊伍建設過程中,未能充分認識到制定并實施先進完善的志愿者績效考核制度的重要性,其普遍認為志愿者是帶有公益性質的無償人員,不算博物館內部的正式員工,難以沿用專職人員的考核方法對其日常工作展開考核評價。博物館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采用相關績效考核激勵手段,導致志愿者的穩定性較差,且難以調動志愿者的服務工作積極性,頻繁的人員流動只會給博物館人員管理帶來更多的不便。2.志愿者流失量大。博物館管理人員缺乏先進的志愿者管理理念,沒有結合他們的工作內容與崗位要求,合理制定出完善的管理規章制度與激勵措施,這樣一來就會導致博物館志愿者管理工作長期呈現出一種過于松散自由的狀態,無法促進優秀志愿者隊伍的建設[3]。此外,由于一些志愿者本身對博物館志愿工作性質與要求的理解不夠深刻,他們參與社會志愿者服務活動只是為了豐富自身的業余生活,積累一定的社會實踐經驗,時間一長,其自身的志愿服務熱情就會明顯降低,從而離開志愿者服務團隊。綜上,我國現代博物館的志愿者隊伍存在明顯的人員流失量大、人員流動頻繁的問題,加大了博物館對志愿者隊伍的管理難度。
博物館志愿者隊伍建設優化改進措施
(一)規范志愿者招募程序,拓寬宣傳渠道
博物館在組建優秀志愿者隊伍時,不能單從高校大學生中招募,還應加強與企事業單位、組織機構、社區等的合作聯系,科學有效地擴大博物館志愿者的招募范圍,促使最終構建出一支專業知識結構豐富、年齡層次廣以及能夠最大限度滿足博物館參觀者各種體驗學習需求的優秀志愿者隊伍。各地區博物館管理人員還需不斷增大面向社會招募志愿者的宣傳力度,充分發揮社會集體力量,讓其他組織機構的工作人員大力宣揚志愿者服務精神理念,促使社會民眾能夠對志愿者服務工作有更深、更全面的了解,從而吸引更多的有志之士參與到我國博物館志愿者隊伍建設中,為博物館志愿者隊伍建設工作打下扎實的基礎[4]。與此同時,博物館還需根據自身的規模和條件,適當加大對志愿者隊伍管理工作的投資力度,合理引進現代化信息技術及設備,安排專業人員通過各種新媒體渠道展開宣傳推廣工作,以此來吸引更多有意向參與博物館志愿者服務工作的人群。比如,博物館管理人員可以通過建立官方賬號,安排工作人員制作發布關于志愿者招募的相關信息,以文字、圖片以及視頻等方式進行全平臺傳播,這樣不僅能夠拓寬志愿者招募的范圍,讓更多網絡用戶了解到當地博物館正在招募志愿者,還可以實時與網絡用戶進行互動交流,詳細向他們介紹博物館志愿者的工作性質與要求,進行第一輪的網絡篩選工作,推動線下面試評估工作更加高效地開展。
(二)創新志愿者培訓模式,提升培訓工作效果
在博物館志愿者隊伍建設工作中,培訓是一個極為重要的工作環節,直接關系到每個志愿者能否為博物館參觀者提供優質的服務,贏得他們對博物館服務工作的高度認可和支持。因此,各地區博物館必須高度重視志愿者的培訓考核工作,要安排專業人員組織引導志愿者開展多樣化的學習活動,幫助他們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能力與綜合素質。首先,博物館志愿者培訓人員要結合志愿者的實際情況和崗位性質要求,優化志愿者培訓的內容,將博物館綜合知識、業務技能、工作規范以及管理規章制度等內容合理穿插進培訓計劃方案中,促使每個志愿者都能對自身的工作有一個系統清晰的認識,熟悉博物館不同分區的功能,并做好為參觀者解答疑惑的日常工作,向他們全面準確地介紹館內的各個藏品。志愿者培訓人員不僅要提高志愿者的業務水平,還必須激發他們的社會責任感,促使他們能夠始終保持高昂的熱情面對這份工作,將崗位職責切實落實到位。其次,博物館需要進一步創新完善志愿者培訓方式,全面提升志愿者培訓工作效果。比如,博物館可以采用分層次培訓的方式,通過深入了解,合理將志愿者分成不同小組進行不同的培訓活動,這樣有利于促進每個志愿者的發展和進步[5]。為了調動志愿者參與培訓學習的積極性,博物館管理人員還可以采用互動體驗培訓方式,帶領志愿者到實踐服務工作中親身體驗學習,這樣能夠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欲望,充分保障博物館志愿者培訓工作的效果。博物館還可以邀請社會專家學者到館內舉辦講座,向志愿者講解博物館教育理論、文物法律法規等知識,科學有效提升志愿者的服務質量,拓寬志愿者的視野,使其接觸、了解各類不同的知識。此外,博物館還可以舉辦志愿者講解員的比賽活動,設置一定的獎勵,讓全體志愿者在“實戰”中鍛煉學習,培養他們的自信心,在此過程中與他人進行互動學習交流,取他人之長補自身之短。
(三)健全志愿者管理制度,強化博物館服務職能
各地區博物館要想提高自身志愿者隊伍建設管理的水平,實現對全體志愿者的科學全面管理,就必須結合實際發展情況和志愿者服務規范要求,健全志愿者管理規章制度,切實落實好各項管理措施,不斷提升志愿者招募、培訓以及考核等環節的水平,打造一支具有高能力、高素質的志愿者服務隊伍。首先,博物館要優化改進志愿者的招募制度,優先從社會不同群體中挑選出具有較高文化水平與服務意識的人選,確保他們能夠勝任崗位職責,同時能夠長時間穩定地從事志愿服務工作,接受博物館的調度安排。其次,博物館要實施上崗培訓制度,嚴格要求志愿者上崗前進行培訓學習,促使他們能夠規范自身的服務行為,滿足參觀者的需求。最后,博物館要健全志愿者的考核激勵制度。博物館需要結合志愿者的日常工作表現與崗位工作要求,明確考核內容,并對其工作進行打分評價。針對那些表現優秀的志愿者,要給予適當的獎勵,這樣才能夠調動全體志愿者的服務積極性。而對于那些表現偏差的志愿者,則需要采取淘汰制,讓能勝任者頂上。
綜上所述,現代博物館要想保障自身穩定持續的發展,充分發揮出志愿者在博物館服務活動中的重要作用,就必須打造一支具有高能力、高素質的志愿者人才隊伍。博物館需要從志愿者招募、培訓以及考核激勵等環節入手,優化調整志愿者隊伍建設管理內容與形式,為志愿者隊伍建設提供有力保障。
參考文獻
[1]樓航燕.博物館志愿者隊伍建設的探索與實踐——以中國絲綢博物館為例[J].青年與社會,2013(01):203-205.
[2]韓慧妤.加強博物館志愿者隊伍建設的思考[J].管理觀察,2014(11):129-130+132.
[3]王欣.論博物館志愿者隊伍建設的改革與創新[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2(07):166.
[4]毛曉蕾.對博物館志愿者隊伍建設的若干思考[J].科教導刊,2012(07):161-162.
[5]王宗花.關于博物館志愿者隊伍建設的思考[J].中國民族博覽,2022(05):208-210.
Tags:#只此青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