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研究在全媒體背景下如何運用視聽媒體進行對對外傳播資源的梳理及整合。對此,依據全媒體背景下視聽媒體對外傳播資源梳理與整合的必要性,從傳播主體、傳播受眾、傳播內容的變化維度,分析全媒體背景下視聽媒體對外傳播的新特征;從整合傳播策略、媒介渠道、傳播模式的維度,提出全媒體背景下視聽媒體對外傳播資源梳理與整合的方法及路徑。最后得出:全媒體是做大做強主流媒體的主要形式,更是優化對外傳播戰略布局,增強對外傳播力量的關鍵環節。
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的融合發展,促進了全媒體時代的來臨,需要媒體領域對全球化、信息化發展做出新的反應,并以此優化對外傳播模式及方法。在國家發展層面上,需要依據全媒體的全球化發展模式,做出相應的發展謀劃,鞏固自身文化及思想在國際舞臺上的地位,增強自身文化的軟實力。因此,在全媒體背景下,對外傳播活動的開展應依托媒體領域的發展模式,以視聽媒體作為主要形式,重視對外傳播資源的梳理與整合,從而提升對外傳播工作實踐的質量。
全媒體背景下視聽媒體對外傳播資源梳理與整合的必要性
(一)豐富傳播載體
在對外傳播中,媒體是最首要、最基本的傳播載體。借助媒體平臺,可以整合對外傳播的信息,以媒體信息傳播的廣泛性,促進信息的國際化傳播[1]。全媒體背景下,以視聽媒體為主要形式進行對外傳播,可借助現代化技術與信息化思維,整合對外傳播的信息,包括文化資源、思想內容等,以此進行外宣活動,促進我國文化信息、思想信息向國際化發展路徑邁進,在國際中占據一定的地位。相較于傳統的對外傳播模式,在全媒體背景下,運用視聽媒體傳達與整合、梳理對外傳播資源,可以延伸傳播載體,在此過程中,既可運用傳統媒體傳播資源,也可運用新媒體傳播資源,還可以實現新舊媒體的融合,實現中國媒體與國際媒體的融合,助推中國文化對外宣傳。總之,全媒體豐富了對外傳播的渠道,使對外傳播面得到拓寬,增強了中國文化對外宣傳的水平。
(二)塑造國家形象
在全球化發展視域下,“走出去”是我國社會發展的主趨勢,這在文化產業、工業、旅游產業等發展層面體現為我國不斷加強與其他國家的經濟貿易往來,增強自身綜合實力。而在與其他國家的經濟貿易往來中,文化的差異對國與國之間的貿易往來與合作形成了一定的阻礙[2]。在此背景下,我國開展對外傳播活動就十分必要,其有利于促進中國文化的對外傳播,塑造良好的國家形象,使更多的國家知曉中國文化,主動與中國開展商貿合作,從而提高我國在國際上的地位。同時,隨著我國國力的進一步增強,許多國家也渴望了解我國的文化及思想。在全媒體背景下,以視聽媒體為對外傳播載體,既能實現信息的多元化呈現,又能滿足外國人了解中國文化的訴求,拉近國與國之間的距離。
全媒體背景下視聽媒體對外傳播的新特征
(一)傳播主體的新特征
一直以來,對外傳播活動的傳播主體是國家,國家在發展中十分重視對外傳播活動的開展,并通過整合自身政治、經濟、文化信息,開展有針對性的對外傳播活動,以期在國際中塑造良好的國家形象。而在全媒體背景下,視聽媒體運用到對外傳播活動中,其信息傳播的主體發生了改變,不僅國家層面重視對外傳播活動的開展,個體層面也可運用自媒體整合、梳理、傳播國家文化內容與思想,實現對外傳播主體的多元化發展態勢,從而增強對外傳播的核心動力[3]。在全媒體視域下,個體不僅是信息接收者,也是信息傳播者、整合者、制作者,可以借助自媒體平臺傳播中國文化,進而助推中國文化向國際化發展。
(二)傳播內容的新特征
在全媒體視域下,視聽媒體運用到對外傳播中,豐富了資源整合與梳理的內容,使對外傳播在由點帶面的形式層面逐漸得到豐富。在以往媒體發展中,其信息呈現的形式大都為單一模式,如純音頻形式、純文字配圖模式。而全媒體視域下,視聽媒體的對外傳播形式多為圖文并茂形式,其內容與呈現形式都較為新穎,在滿足受眾審美需求的同時,能使受眾獲取更多的信息內容,賦予對外傳播資源新的特征,進而提升對外傳播資源國際化的實踐效果。
全媒體背景下視聽媒體對外傳播資源的梳理與整合方式
(一)媒介渠道整合
全媒體視域下,視聽媒體在人工智能及大數據等技術的支持下,為對外傳播資源的整合與梳理提供了契機,也進一步提升了中國文化對外宣傳的效果。對于視聽媒體而言,在對外傳播資源的整合與梳理中,要想發揮自身媒體信息傳播的優勢,需要借助全媒體的發展,促進多元媒體的融合,實現媒介渠道的整合,達到信息共享的目標。全媒體在發展過程中具有兩個典型特征,一是三網合一的特征;二是三屏合一的特征。三網合一的特征是指廣電網絡、互聯網、電信網絡融合發展;三屏合一的特征是指電腦、電視及各種移動終端融合。基于此,在對外傳播資源的整合與梳理中,應重視媒介渠道的全面性融合,并以此為基點,拓寬對外傳播的路徑與渠道,以多元先進技術為核心,強化對外傳播資源整合與梳理的成果,助推中國文化對外宣傳,使中國文化在媒體平臺中進行多渠道、多載體的傳播,加強資源信息共享,進而提升對外傳播資源運用的成效。
(二)傳播模式整合
當前,社會經濟及信息科技的雙支撐為對外傳播提供了支持與保障。我國要以媒體領域為基點,挖掘、整合、梳理中國文化信息及思想,打造良好的國家形象,增強我國在國際市場中的核心競爭力[4]。針對當前對外傳播面狹窄的問題,需要運用全媒體,實現多信息傳播路徑的融合,拓寬對外傳播載體與維度,使中國文化信息通過多個路徑與渠道傳播,提升中國文化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尤其是在“一帶一路”發展視域下,要加強對外傳播活動的開展,通過文化資源的梳理與整合,促進多傳播載體融合,如促進我國媒體與沿線國家媒體的融合,使沿線國家人民借助媒體平臺獲取我國文化信息,也使我國人民借助媒體平臺獲取沿線國家文化信息,從而實現文化信息的交融與互通,這有利于增強公眾參與對外傳播活動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提高對外傳播活動實踐的綜合水平。
(三)傳播策略整合
在全媒體時代,視聽媒體在對外傳播活動的運用過程中,應重視傳播策略的整合,以多元的傳播策略為依據,實現對外傳播資源的多元傳播。在對外傳播資源的整合與梳理中,強化對外傳播的效果,整合所有媒體平臺的傳播策略,實現多傳播策略的融合,展開科學、細致的資源梳理及整合工作。實現文化與價值觀念的對外輸出,以文化拉近國與國之間的距離,實現文化的交融,促進我國文化信息的對外宣傳,從而增強我國國際貿易的發展水平。傳播策略的融合依托于對外傳播資源的受眾,要根據他們的信息接收模式與獲取形式,實現傳播方法的創新,依據他們能夠接受的資源信息傳播模式傳播資源信息,避免信息傳播的生拉硬套,從而使更多的國際友人能夠聽得懂中國的聲音[5]。基于此,在全媒體背景下,對外傳播工作的開展要運用有針對性的傳播策略,使國外受眾聽得懂中國的聲音,增強他們的參與度,從而推動我國對外傳播活動的開展。
全媒體背景下視聽媒體對外傳播資源的梳理與整合路徑
(一)樹立新的對外傳播理念
全媒體背景下,對外傳播資源的梳理與整合實踐應轉變工作模式,依據媒體融合發展模式,在樹立新的工作思維的同時,促使新的技術運用到對外傳播工作中,從而增強對外傳播資源的梳理與整合水平。首先,加強對視聽媒體的研究,明確對外傳播在全媒體背景下的作用,將全媒體運用到對外傳播體系中,從而促進對外傳播工作模式的變革。其次,清楚認知到對外傳播的重要性,明確國家形象打造與樹立在促進國家國際化發展中的必要性,從而正視對外傳播工作,助推對外傳播工作模式的創新化[6]。例如,做好對外傳播資源的梳理與整合工作,以新的對外傳播理念為基點,更好地開展對外傳播工作。最后,樹立全媒體對外傳播工作理念,以“一帶一路”倡議思想為引領,根據沿線國家發展模式與格局,構建對外傳播資源的梳理與整合體系,從而促進對外傳播工作良好開展。
(二)構建對外傳播資源庫
全媒體背景下,在對外傳播資源梳理與整合的實踐中,重視對外傳播資源庫的建構是必要的,要以對外傳播資源庫為導向,促進媒介渠道、對外傳播策略、對外傳播模式的融合,從而提升對外傳播資源梳理與整合的質量。首先,重視視聽媒體的運用,以新舊媒體融合的模式,在網絡平臺中傳播對外資源信息,實現傳統對外傳播模式及渠道的轉變,豐富對外傳播的路徑。例如,依托全媒體平臺構建多維度的對外傳播渠道,加強信息平臺的打造,吸引受眾參與,使受眾以自身文化為導向,傳播文化與思想內容,從而助推文化信息“走出去”。在吸引受眾參與的同時,使對外傳播資源信息呈現多元化特征,吸引本土受眾和外國受眾,使他們在其中自由獲取與發布文化內容與思想內容,從而更好地開展對外宣傳工作。其次,在對外傳播資源的梳理與整合中,重視大數據技術、云端技術的運用,在整合資源信息的同時,也要重視對資源信息的分析、梳理、提取、運用,精確信息內容,增強對外傳播資源的針對性。同時,在對外傳播資源的梳理及整合中運用大數據技術,也有利于拓寬對外傳播資源信息的存儲面,實現資源信息精準、快速的整合與梳理,從而增強對外傳播實踐的實效性。最后,重視對外傳播資源反饋板塊的建構,在實現對外傳播資源信息雙向傳播的同時,加強中國受眾、信息傳播個體與外國受眾之間的交流,從而助推中國對外宣傳活動質量提升。
(三)加強對媒體平臺的監督管理
全媒體背景下,運用視聽媒體進行對外傳播資源的整合與梳理。當前,其信息傳播與整合、梳理的主體發生了改變,不僅包含國家層面,也體現在個體層面。不同于國家層面對外傳播活動的權威性、針對性,個體對外傳播活動的質量同個體自身文化素養的高低關聯密切。即道德品質高尚、文化自信較強的個體,其對外文化信息整合、獲取、制作、傳播等實踐質量較高;反之,個體文化素養不高,道德品質不佳,愛國主義情懷不強,其傳達的文化信息也略顯不足,這使對外傳播資源信息質量水平參差不齊。基于此,我國應重視與加強對媒體平臺的監督管理,重視人工智能技術的運用,加強對個體對外傳播資源整合、制作、傳播質量的監督管理,針對不符合規定及低質量的資源信息,拒絕其對外傳播,從而增強全媒體平臺中對外資源信息整合與傳播的質量。同時,依托于全媒體平臺,加強對個體的思想、人文教育,以思想政治教育學、心理學為主導,提升個體思想認知,使其正確運用視聽媒體,明確對外傳播資源整合與梳理的價值,從而發揮自身余熱,更好地開展對外傳播資源整合與梳理工作,為中國對外良好形象的打造提供支撐。
(四)培養對外傳播人才
全媒體背景下,對外傳播資源的梳理與整合實踐,要求重視對外傳播人才的培養,包括專業性及非專業性的對外傳播人才。一方面,媒體領域要重視專業及非專業的對外傳播人才培養,以對外傳播人才為基礎,增強對外傳播資源整合與梳理的成果,提升對外傳播資源的質量,以此更好地吸引受眾獲取這些信息。例如,加強對對外傳播資源受眾國家的研究,根據他們習慣的信息傳播模式及策略,開展相關的對外傳播活動,組建優秀的對外傳播團隊,從而達到提升對外傳播資源整合與梳理質量的目的;另一方面,重視網絡在對外傳播人才培養中的作用,依托于網絡平臺,挖掘對外傳播人才的潛能,使他們掌握對外傳播資源整合與梳理的方法,運用全媒體及視聽媒體的技術、平臺開展對外資源的傳播工作,從而助推我國文化信息國際化傳播,促使對外傳播人才更好地為我國對外宣傳活動服務,樹立我國良好的國際形象,進而增強我國在國際市場中的地位。
全媒體背景下視聽媒體對外傳播資源的梳理與整合實踐,在依據對外傳播的重要性,重視先進技術及思維在其中的運用,提升對外傳播實效性的同時,也要從樹立新的對外傳播理念,構建對外傳播資源庫,加強對全媒體平臺信息監督管理,培養對外傳播人才的維度出發,提升對外傳播資源梳理與整合的實效性,從而實現對外傳播工作的創新,彰顯對外傳播活動在社會發展實踐中的地位。
參考文獻:
[1]張雷.整合與創新:“四全媒體”視域下提升面向東盟傳播力路徑研究[J]. 新聞潮,2022(03):6-9.
[2]何姣玥,曾驍騏.從北京冬奧會談中國媒體在國際傳播中打造“四全媒體”的路徑[J].新媒體研究,2022,8(08):102-105.
[3]成苑.從自塑到他塑:全媒體視域下國家形象對外傳播路徑研究[J].科技傳播,2021,13(04):102-104.
[4]龐亮,李雅君.創新完善學科建設 加快培養新時代國際傳播后備人才[J]. 對外傳播,2021(10):12-15.
[5]施建平,鄒藍.文化公民傳播:“四全”媒體時代中華文化對外傳播的新維度[J].江蘇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21(06):16-26.
[6]蔣海軍.基于“一帶一路”背景下對廣西媒體對外傳播的研究[J].媒體融合新觀察,2019(05):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