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新科技層出不窮,特別是虛擬現實技術的興起,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工作與生活,并對復原和重現我國民間歷史文化景觀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虛擬現實技術可以將有關設計圖制作成三維模型,讓客戶體驗更加真實,同時該技術還能根據用戶的意見進行修改,使模型使用起來更方便,更易于操作,因此,虛擬現實技術對中國民間歷史文化景觀的復原和重現具有重要意義。現通過闡述虛擬現實技術及其在民間文化景觀重現中的特點,簡要說明民間文化景觀的現狀,探究基于虛擬現實技術的民間文化景觀重現的內容及其具體應用的領域,進而總結出幾點應用策略,以供業內相關人士借鑒與參考。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及經濟一體化,民間各類文化景觀的生態環境在不斷惡化。如果繼續按照以前的方式來保護和傳承,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文化景觀就會走向滅亡。信息技術、通信技術、虛擬現實技術對民間文化景觀的分類、保存、展示、傳播等進行了全面變革。虛擬現實技術能讓人產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若能將虛擬現實技術與民間文化景觀的保存融合,不僅可以促進虛擬現實技術的發展,還可以讓更多的人認識和了解中國民間文化。
虛擬現實技術的特點
虛擬現實技術是目前模擬技術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其核心技術包括人機交互、多媒體感知、網絡等。虛擬現實技術的表達方式包括環境模擬、外部感知、自然技能和感知裝置等,其中環境模擬是指利用電腦技術,以三維立體影像的形式表現出動態效果;所謂“感知”,就是虛擬現實,它有人的全部感官,除了圖形的視覺感受之外,還有聽覺、觸覺等多個層面的表達。虛擬現實技術的特征具體如下。
其一,交互性。在虛擬的環境中,用戶是以角色為主導的,但是用戶可以在虛擬環境中做自己的行為,并發出自己的聲音。
其二,構想性。通過虛擬現實技術,制作者可以在系統中生成一個實時的、動態的3D場景,從而創造出一個不屬于現實的虛擬場景。
其三,多感性。在虛擬的三維空間中,用戶會有一種類似于真實世界的感覺,通過眼睛、耳朵等各種感官,對虛擬的環境形成足夠的理解。
其四,沉浸性。在虛擬現實中,用戶的聽覺和視覺都會受到很大的影響,甚至會產生一種錯覺,就像是在現實中一樣。虛擬現實技術最大的特點就是可以與用戶進行互動,能夠讓用戶更好地體驗虛擬世界,所以交互是其最重要的一個特征。
虛擬現實技術幫助民間文化景觀重現的特點
虛擬現實技術幫助民間文化景觀重現的特征表現為:
第一,便于資源整合。數字技術在民間文化景觀的保護和傳承中的應用,使各種類型的民間文化景觀便于統計和整合,方便有關部門進行保護和管理,實現了民間文化景觀的保護和傳承。
第二,快速地傳播和發行。隨著信息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信息的高效性、實時性越來越明顯。利用虛擬現實技術保護和傳承民間文化景觀,可以更好地推廣民間文化景觀。游客也可以利用不同平臺了解民間文化景觀,并利用信息交換的功能進行交流與互動,同時虛擬現實技術還可以對民間文化景觀進行采集、分析,為游客提供個性化的旅游服務。
第三,有益于保存、傳承民間文化景觀。傳統的民間文化景觀傳承方式導致很多人對其內涵的認識不夠透徹,很多優秀的文化景觀也不能被很好地繼承、發揚,最終造成民間文化景觀的傳承出現了偏差。而通過虛擬現實技術對民間文化景觀進行管理,既能充分記錄民間文化景觀,又能通過各種途徑向大眾展示優秀的民間歷史文化風貌,實現對其的傳承、創新、發展。
民間文化景觀的現狀
民間文化既能反映人們的生存狀態,又能以獨特的形式展現人類社會的發展過程,是人類歷史的一種重要體現。民間文化景觀包含多種類型,每一種都是一種民間文化的代替者。我國民間文化景觀的保護起步比較晚,直到最近幾年,人們才意識到民間文化景觀的重要意義,并開始著手保護。由于存在各種問題,有些民間文化景觀面臨著滅絕的危險,這給民間文化景觀的保護增添了許多困難。有些地方比較偏僻,交通不便,也是民間文化景觀保存比較困難的原因。此外,隨著時代的發展,對民間文化景觀的傳承也越來越少,年輕一輩對傳統民間文化不感興趣,所以民間文化的傳承和發展遇到了很大的困難。
基于虛擬現實技術的民間文化景觀重現的內容及應用
(一)基于虛擬現實技術的民間文化景觀重現的內容
1.建筑景觀的空間與場景
因為不同的歷史文化景觀有著不同的時代背景和風格,所以在利用虛擬現實技術進行景觀建筑設計的過程中,既要實現三維的立體空間,又要注重建筑材料、色彩、紋理、風格等方面,同時還要考慮到建筑的多個角度和高度,盡可能對其進行還原。而建筑場景則是在重現以上要素的同時,充分展示建筑物的空間和時間,并對周圍的民間文化景觀,包括與之有關的民間文化人物和場景進行重現,以增強建筑的真實性。
2.建筑景觀的歷史
文化建筑是具有歷史意義的,所以要尊重歷史事實,將其歷史最大程度地體現出來。目前的歷史再現技術大多應用于城市區域的虛擬,利用數字化模型來重現城市發展的過程。該系統不但可以將現有的民間文化建筑虛擬化,而且可以對其進行物理參數的編輯,使其具有真實感,比如調整和還原被風侵蝕的建筑表面,調整建筑內部裝飾的透明度和反射性等。
3.信息精準,普查快捷
虛擬現實技術對民間文化景觀的復制和重建加快了信息的傳播。在這個高速發展的時代,網絡、手機等已經成為現代社會信息傳遞的主流媒介,而要將這些文化傳承下去,利用虛擬現實技術無疑是一個明智的選擇。在我國,文物普查工作已成為文物保護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現在這一工作已經使用了數字地圖和數字導航技術,相信文物資料的數字化指日可待,其將使文物普查工作更加方便快捷,而且可以永久保存。同時,閱讀也將更簡單,這一技術的使用既能增加人們學習的興趣,又能讓大眾對這一技術的理解更加深刻。
(二)虛擬現實技術在民間文化景觀重現中的具體應用
近年來,虛擬現實技術在民間文化景觀的保護上已取得一定成就,比如利用虛擬現實技術與遙感技術,將信息存儲在電腦中,實現了三維數字化的存儲。虛擬現實技術的應用極大地促進了民間文化景觀的保護和永久保存。同時,虛擬現實技術可以打破時空的局限,通過收集到的資料,結合已有的考古資料,模擬出已經失傳的歷史遺跡和非物質文化,使人們更好地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
1.虛擬現實技術在皮影中的應用
虛擬現實技術使我國民間皮影藝術呈現出新的面貌。傳統的民間皮影藝術因為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的出現逐漸失去觀眾。目前,有關皮影藝術的研究多集中在內容的數字化儲存和傳播上,而對其應用方面的研究較少。如果把虛擬現實技術應用到皮影藝術中,不僅可以提高它的表演效果,還能讓更多的人了解它的魅力。
2.虛擬現實技術在陶瓷中的應用
陶藝作為我國民間傳統藝術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的寶貴財富。若將其模型化,再加上虛擬現實技術沉浸式、可互動的特性,可使陶瓷技藝得到更好的保護與推廣,從而讓更多的人了解陶瓷的制作過程,感受到古人的智慧。
3.虛擬現實技術在壁畫中的應用
壁畫中包含豐富的傳統民俗圖案、元素和紋樣,從花卉、動物到佛教形象,從民間生活到極樂奇幻世界,都是民間美術的精華。盡管許多壁畫都已年久失修,但利用虛擬現實技術可以實現對這些壁畫的有效保存。在敦煌壁畫保護方面,從1993年起,敦煌壁畫數字化技術研究全面啟動,并成功地進行了虛擬模擬。隨著虛擬現實技術的發展,敦煌壁畫得到了更好的保護。
虛擬現實技術在民間文化景觀保護與傳承中的應用策略
(一)構建民間文化主題漫游的動態虛擬場景
在新的歷史背景下,為了使高科技更好地發揮其功能,設計師可以將虛擬現實技術應用到民間文化旅游景觀項目的開發中,從而提升景區的整體設計水平。近幾年,VRGIS得到了廣泛應用,這種方法對傳統的2D-GIS進行了優化,達到了三維視覺、聽覺等多種感知的實時交互,使廣大用戶得到了一個全方位、可視化的景觀GIS接口。該技術的特點和原理是浸入式的分布式設計,利用網絡技術構建一個三維虛擬民間文化景觀平臺,使多個使用者在同一時間內同時使用,給廣大用戶帶來了極大的便利,能夠最大限度地滿足用戶的實際需要。有了這個平臺,廣大的用戶就能脫離時空的局限,可以在任意地點欣賞民間的人文風景,同時還能與虛擬客體進行交流。
(二)科學評價民間文化景觀的三維視覺觀賞效果
利用虛擬現實技術對民間文化景觀進行保護和傳承,是今后旅游開發的主要趨勢。當前,我國在這一領域的研究與綜合評估尚不完善,有待于進一步的研究。國外的專家則對這一問題進行了深入的討論,比如一些研究人員經過不斷研究,構建了一套“VR+AHP”的旅游景區文化景觀規劃效果評價模式,它能夠很好地運用AHP算法,構建一個完善的評價體系,再利用此算法,使評價指標的權重最大化,從而達到預期的目的,最終得出更合理、客觀的評價結果。
(三)積極挖掘與整理豐富多彩的民間文化景觀
目前,將虛擬現實技術應用于民間文化景觀重現工作,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挖掘、梳理歷史悠久的民間人文景觀。積極挖掘、整合民間文化資源,是推動中國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途徑。一是各有關單位要發揮各自的職能,積極組織相關人員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搞好民間文化景觀的收集、整理、保存工作。例如,縣級、鄉鎮基層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主管部門收集統計了一批民間的特色文化景觀,并保留了許多有意義的文獻資料。以“民間文化景觀+旅游”等方式,將傳統工藝發揚光大,為今后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四)資源整合管理
通過虛擬現實技術,可以將各部門之間的業務聯系起來,達到更好的工作效果,打破部門間相互獨立、溝通不暢的狀況,也有助于全面、細致地了解當地的民間文化景觀,進而構建完善的民間文化景觀數據體系。但是,在利用虛擬現實技術對民間文化景觀進行重現工作之前,必須對民間的歷史文化進行細致的考察。我國民間具有豐富的人文景觀資源,因此必須建立一套科學的、規范的數據庫,同時要與民間文化景觀研究單位開展緊密的協作。在實際操作中,可以指派一個部門作為民間文化景觀數字化保護平臺的領導單位,要做到齊心協力,節省人力,提高工作效率,使民間文化景觀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
(五)民間文化景觀網站建設
在信息化時代,民間文化景觀主要通過網站進行傳播,而各大城市的文化景觀中心也不斷地順應潮流,加速了民間文化旅游網站的建設,然而網站仍需不斷進行升級。一方面,民間文化旅游網站不僅能推動旅游資源的大量推廣,還能滿足人們對旅游資源的多元化需求。同時,民間文化旅游網站還是進行資源開發和利用的一個重要途徑。另一方面,通過網絡信息和數據的交流,可以收集、整理和分析該平臺使用者的需求,開發互動平臺,方便使用者快速檢索所需資料,并利用網上媒體平臺對民間文化資訊進行更新、發布,從而極大提升我國民間數字化服務水準。
(六)深入開發民間文化景觀內容
利用虛擬現實技術來保護和傳承民間文化景觀,可以使其影響力得到提升。在實際應用中,虛擬現實技術能夠對民間文化景觀進行深度挖掘,如民間故事、民間節日等,既能引起人們的關注,又能提高其商業價值,擴大推廣范圍。同時,利用虛擬現實技術也能挖掘更多的非物質文化資料,讓人們通過親身經歷,更好地理解不同類型的民間文化的內涵,使各種文化遺產得到傳承與發展。
在新媒體時代,虛擬現實技術將促進民間文化景觀的保護與傳承,構建更加立體、多元的傳播系統,重建人與信息、電視與用戶的互動關系,構建起一個良性的新媒體生態。通過虛擬現實技術,很多珍貴的文化景觀可以在現實生活中重現。虛擬現實技術可以在不影響民間文化古跡的前提下,實現對文物的保護。使人們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在互聯網上感受歷史文化或異域風情所帶來的震撼。虛擬現實技術將人文、歷史等融入虛擬的情境中,不僅能給人們帶來藝術體驗,還能傳達知識。總之,虛擬現實技術將在今后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利用中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劉昕旸.基于虛擬現實技術的民間傳說創意開發[J].牡丹,2020(20):77-78.
[2]肖蕓.虛擬現實技術在民間傳統手工藝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大觀,2020(07):106-107.
[3]蔡慧雯,朱洪萱,韓帆.虛擬現實技術與中國傳統民間手工藝的交融模式研究[J].中國報業,2019(02):33-34.
[4]杜歡,劉琪.基于虛擬現實技術的歷史文化景觀重現[J].自動化與儀器儀表,2018(10):175-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