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化社會已經從高速增長轉變為高質量發展,公共圖書館事業在發展過程中也需要適應社會發展的腳步,積極探索轉型路徑,促進公共圖書館綠色轉型發展。近年來,我國圖書館在轉型過程中形成了自身的特點,現結合國內外圖書館綠色轉型發展的典型案例探討促進公共圖書館事業綠色轉型發展的措施,將圖書館綠色轉型發展理念應用于日常的設施運營、館藏資源管理、信息服務、建筑管理以及戰略計劃制定的工作中,將綠色發展理念深入貫徹于圖書館管理和運營的全過程,進一步促進公共圖書館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我國經濟已經從高速增長階段轉為高質量發展階段,目前是轉變發展方式、轉換增長動力和優化經濟結構的重要時期,發展重點已經從重數量轉變為重質量,可見我國經濟高質量轉型發展是大勢所趨,更是我國公共圖書館事業發展的內在要求。
創新是公共圖書館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正如阮岡納贊在《圖書館學五定律》中指出,圖書館作為一個有機的生長體,需要在生長過程中融入外圍的環境、經濟和社會發展過程中,融入大環境,走高質量發展之路。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提出,要將創新作為發展的第一動力,協調和適應內生的各個特點,使綠色成為各行各業發展的普遍形態,深刻認識到開放是成功轉型發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轉型的根本目的。該提議指出了新時代的發展需要全面貫徹綠色發展新理念,始終遵循高質量發展的各項原則,明確高質量發展的根本底色就是綠色發展。
作為公共文化主要陣地的公共圖書館在綠色發展過程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進入21世紀以來,將節能環保作為綠色圖書館建設和提供服務的基本理念受到了圖書館界的廣泛關注,促進圖書館綠色轉型就是促進圖書館事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
圖書館綠色轉型、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
根據國際圖書館協會聯合會所發布的綠色圖書館評選標準來看,綠色圖書館就是符合綠色與可持續發展內在要求的圖書館,在圖書館的業務全流程中要貫徹環保綠色和可持續發展的基本要求,努力減少運營過程中的碳足跡,為社會和公眾提供綠色資源與服務。
2022年,國際圖聯在綠色圖書館網站中進一步將綠色圖書館改為綠色與可持續發展圖書館,并進一步指出綠色與可持續發展圖書館是深刻考慮到環境、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綜合型圖書館,圖書館不管規模大小,都一定要在發展過程中明確可持續發展的基本目標。其中,環境就是人類或動植物生存的基本環境和條件,而環境的形態不僅可以是自然的,還可以是社會的或文化的。
目前,全球環境已經處于氣候變暖和社會不平等現象的內在威脅下,因此機構應該圍繞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實行保護環境的措施各類圖書館,尤其是社會公共圖書館,也要在落實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過程中積極承擔自己的責任。在高質量發展背景下促進圖書館綠色轉型發展,一定要把握好圖書館綠色發展與可持續發展之間的聯系。
(一)綠色發展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提出的綠色發展和綠色增長的概念,即在促進經濟增長與發展的同時,需要確保自然資源可以繼續為人類未來的生活提供賴以生存的資源與環境。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氣候已經成為評判環境質量的標志,綠色低碳發展是未來全球發展的大勢所趨和時代潮流。目前,全球已經有超過120個國家與地區正在積極響應《巴黎協定》中作出的承諾。在2022年舉辦的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上還專門設置了綠色發展模塊,這也就意味著綠色經濟發展將成為未來全球經濟發展過程中人們普遍關注的話題,而綠色低碳經濟已經成為國際經濟增長的新標桿。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推進綠色發展就是促進經濟社會成功實現綠色轉型,通過建立完善的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助推我國綠色發展邁上新的征程。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綠色發展理念是結合了馬克思主義生態理論和目前時代發展基本特征而提出的,進一步融合了政治、經濟、文化等影響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在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要全面貫徹綠色發展理念,立足于現階段經濟社會實際情況,將全面、準確、完整的綠色發展理念貫穿于日常工作中。要構建新的發展格局,堅持生態優先,始終走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之路,因此從國內出臺的政策落實情況來看,綠色發展將是未來高質量發展呈現的普遍形態,而綠色發展也是可持續發展的主要核心內容。
(二)可持續發展
“可持續發展”概念最早是由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WECD)的成員于1987年提出來的,這個概念的本質是既滿足當代人生活的基本需求,又不會對后代的生存構成威脅的發展。可持續發展的研究主要從環境、經濟與社會三個維度展開,因此可以說這三個條件是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三)圖書館綠色轉型釋義
在高質量發展背景下,要促進圖書館綠色轉型就一定要深刻了解綠色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雙重內涵,綜合考慮經濟、社會與環境可持續發展的圖書館發展新模式。公共圖書館事業的綠色轉型不僅是建筑設施層面的節能環保,更要在踐行圖書館運營服務理念的過程中實現綠色轉型。公共圖書館事業的可持續發展也不僅是館藏或設施滿足現代化讀者與用戶的基本需求,還要在運營過程中保護環境,不斷更新發展模式,為社會經濟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合適的服務內容與方式,其中主要包括信息的獲取,促進公眾教育和終身學習,保護我國文化的多樣性,通過這些內容實現知識自由,進一步促進公共圖書館的可持續發展。
近年來圖書館綠色轉型發展理論研究綜述與進展情況
(一)圖書館綠色可持續發展理論研究綜述
過去20年,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在圖書館事業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性已經得到了國內外學者的廣泛認同,許多研究人員通過不斷拓展圖書館事業和研究綠色可持續發展理論,已經意識到綠色圖書館不僅是指建筑環境與設備設施上的節能環保,還指圖書館需要向社會提供共享圖書設備以及空間,從而降低社會公眾的碳排放量,向公眾提供更多與環境有關的開放信息資源,從而為提升公眾綠色發展和環保意識作出重要貢獻。有學者指出,任何在社會教育、讀者服務以及管理運行中強調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圖書館都可以稱為綠色圖書館。21世紀,公共圖書館要作為未來可持續發展的主要教育機構,通過圖書館的活動和向讀者提供的服務,培養公眾的環保責任感,增強公眾的可持續發展意識,從而進一步推動社會經濟與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二)圖書館綠色可持續發展進展情況
近年來,聯合國和國際圖聯等機構通過呼吁圖書館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已經在全球范圍內建立了許多開放式的圖書館。在圖書館的構建過程中,需要滿足社會環境和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在圖書館行業領域,許多圖書館協會已經將聯合國發布的可持續發展目標作為未來圖書館事業發展的核心方向。
1.國際圖聯最佳綠色圖書館項目
自2016年以來,國際圖聯組織成立了環境可持續發展和圖書館專業興趣小組,每年會開展評選全球最佳綠色圖書館的活動,以這種方式推動全球綠色圖書館可持續發展。最佳綠色圖書館評選活動已經連續舉辦七屆,共收到了超過200份的評獎申請,深刻體現出了圖書館界響應綠色轉型發展理念的積極性。近年來,我國的部分圖書館也開始參與該獎項的評選活動,如深圳坪山圖書館、杭州圖書館、佛山圖書館、廣東中山圖書館等都獲得了“最佳綠色圖書館”稱號,凸顯了我國圖書館界對綠色發展的重視程度和關注度。
2.國際圖聯大會主題反映可持續發展趨勢
國際圖聯正在致力于促進全球圖書館事業可持續發展,除了發起與組織了最佳綠色圖書館活動之外,還在每年召開一次國際圖聯大會,與世界各國圖書館進一步探討相關的共性問題,主要總結經驗并分析未來全球圖書館領域的發展趨勢。筆者分析和總結了近十年來國際圖聯大會的主題,最終發現大部分主題都是圍繞發展、可持續發展和文化遺產等內容展開的。
3.國際圖書館綱領性文件將可持續發展列為重點
除圖聯大會的主題深刻體現出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外,近年來國際圖聯發布的多個綱領性文件也是圍繞可持續發展理念展開的。2019年,國際圖聯為了紀念《公共圖書館宣言》修訂25周年,發起了新的一輪修訂倡議,向全球征集有關圖書館未來發展的寶貴意見。在匯總調研的基礎上進一步將知識社會、圖書館可持續發展作為主要修訂方向,并在未來很長時間內將這兩個方面作為公共圖書館事業高質量發展的主要方向。
綠色轉型在促進圖書館高質量發展中的作用
目前,我國公共圖書館在綠色發展的過程中仍然存在許多問題,與高質量發展之間存在較大的差距,比如在建筑設計方面,許多圖書館仍然追求建筑規模與高度,因此建造過程中的所需要的成本較高,強調標志性而犧牲了經濟性。圖書館是一個聚集了眾多讀者的公共場所,因此日常能耗較高,如果建設圖書館時沒有將節能環保作為首要原則,那么就會為將來的運營管理工作帶來負擔。我國公共圖書館是公益性事業單位,資源建設、用戶服務和日常管理運行都依靠國家財政撥款,因此在發展過程中一定要提高資金的利用率,通過開展多渠道的資源建設,進一步提高投入和產出的效率,更好地滿足社會公眾對閱讀與精神文化的需求,為社會帶來更高的經濟效益。在綠色信息素養方面也要強化公共圖書館的教育職能,在教育過程中深刻貫穿綠色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理念,充分發揮公共圖書館綠色服務的作用。
公共圖書館綠色轉型路徑分析
(一)對標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目標將綠色發展納入事業發展規劃
在國際圖聯開展的最佳綠色圖書館評選活動中,對總體可持續發展目標與計劃的承諾已經成為該獎項評選的標準之一,其中要求圖書館承諾在未來發展過程中一定要以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以及《巴黎協定》等重要規劃和倡議作為主要方向,并將這些理念貫徹于圖書館未來發展過程中的各個方面,制定圖書館關于環境保護的總體目標,這些目標必須是具體的、可衡量的、可實現的以及切實可行的。比如2020年獲得最佳綠色圖書館獎項的泰國蘭實大學圖書館,該圖書館在日常運營管理的過程中將聯合國提出的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作為主要工作思路,將這個目標滲透在所有基礎設施建設的過程中。在日常運營和教育的過程中,通過監控圖書館的能源、紙張與水的使用情況,以及在其他服務活動中的各項能源消耗情況,評估是否將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貫徹到位。
(二)開展公眾綠色信息素養教育,成為綠色可持續發展的信息中心
2017年,獲得“最佳綠色圖書館”稱號的德國巴特奧爾德斯洛圖書館就開展了“收獲我們的城市”項目,這個項目是關于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的,主要是進行城市園藝和社區的設計與建設。開展活動期間,該圖書館向社會公眾提供了豐富的園藝書籍,還開展了關于園藝的展覽與講座,組織了關于園藝的研討活動,讓圖書館作為社會公眾聚集交流、動手創作和踐行綠色與可持續發展理念的重要場所,通過在活動中貫徹與普及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理念,積極承擔圖書館促進綠色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責任。
(三)將綠色理念應用于館藏資源建設的各個環節,實現館藏資源可持續發展
盡管目前國際圖聯在圖書館案例和國內外調研過程中并沒有發現可供借鑒的優秀館藏資源建設綠色轉型發展案例,但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公共圖書館已經在館藏資源建設過程中深刻貫徹了綠色與持續發展理念。首先,綠色轉型不僅是指在館藏資源建設的過程中注重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還指館藏資源內容的健康發展,因此需要制定一系列遴選標準和制度規范,通過提高館藏資源的選入門檻,進一步把握圖書館文獻資料的政治方向,充分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主陣地的作用。其次,資源建設的綠色轉型更體現在建設方式上,傳統公共圖書館館藏資源建設主要依賴采購,在購書經費緊張的情況下采購量會急劇減少,這將不利于館藏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圖書館需要積極拓寬館藏資源的來源渠道,不僅要積極采用商業采購的方式,還要充分發揮社會征集網絡資源和社會捐贈等渠道的重要作用,拓寬獲取資源的途徑,使圖書館在獲取信息資源過程中用較少的經費獲得多樣的資源。這種方法也可以緩解圖書館在購置經費方面的壓力。
公共圖書館作為社會主義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是開展全民閱讀和終身學習的重要場所,需要承擔社會責任,進一步踐行和傳播綠色與可持續發展理念,通過一系列綠色轉型方式促進我國公共圖書館事業高質量發展。
參考文獻
[1]趙安琪,付少雄.圖書館環境素養教育驅動因素堯路徑及啟示[J].國家圖書館學刊,2019,28(03):25-35.
[2]徐正英.圖書館綠色信息服務實踐與發展研究[J].圖書館學刊,2019,41(01):16-20.
[3]方家忠.公共圖書館高質量發展院:實質與內涵[J].圖書館論壇,2021,41(02):41-45.
[4]王世偉.“十四五”時期公共圖書館高質量發展應具備的五大指向[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21(01):1-5.
[5]李璐凌,李震,楊婧祎,等.關于綠色圖書館建筑設計的幾點思考[J].安徽建筑,2020,27(12):118-119.
Tags:#只此青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