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經濟與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國已經進入全媒體時代。各種信息和資源無處不在,對人們的生活方式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人們可以通過各種方式獲取信息和資源。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其對精神文化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閱讀作為青少年獲取精神食糧的重要途徑,可以促進青少年形成良好的品格,引導青少年積極向上,使青少年的內心更加充實。在閱讀時代的引領下,公共圖書館在其中發揮著積極作用,相關部門應該針對目前公共圖書館青少年閱讀推廣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有效改革,從而更有力地推動圖書館的閱讀推廣活動,創新其推廣策略,為青少年提供更優質的閱讀環境,構建良好的閱讀體系。
隨著移動互聯網和現代化通信設備的快速發展和普及,各種以全媒體為途徑的閱讀形式應運而生,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終端(如手機、平板等)更是改變了人們獲取信息、了解知識的途徑和方式。傳統公共圖書館已經不再是人們獲取知識的唯一途徑,如何在全媒體時代做到與時俱進,更好地開展青少年讀者閱讀推廣工作,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值得圖書管理人員深思。
全媒體技術論述
在互聯網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各行各業廣泛應用全媒體技術,為自身打開了新局面,開通了新的發展空間,尋求了更多的合作伙伴。然而,很多人對全媒體這個概念還比較陌生,他們認為的全媒體是一個抽象的概念,是一種傳播模式。其實全媒體無論是在作用,還是在使用技術上,都沒有嚴格的定義和界限,它只是在宣傳和使用時為了區別于傳統的媒體技術而提出的新概念。傳統媒體包括圖書、雜志、報紙、廣告、廣播、電視等,這些傳統媒體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了豐富多樣的信息資訊,也讓人們在檢索信息、收看新聞時可以有更多的收獲。但是隨著全媒體技術的發展,傳統媒體的傳播方式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獲取信息和資源的需求,人們希望有更多的渠道和途徑,可以更快捷地查找到信息資源,隨時瀏覽最新的信息資訊,實時與客服或作者進行溝通與交流。因此,全媒體技術使用了當今最新的科學技術,包括物聯網、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等,還有人們最常使用的移動終端設備,包括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數字電視等。
當代青少年的閱讀特征
隨著全媒體技術的普及,人們生活節奏的日益加快,以及傳統閱讀受到時間和場地的限制,更多的青少年選擇利用空閑時間在手機、電腦等客戶端瀏覽信息和查閱資料,閱讀的內容更加趨向于簡單化、表面化、娛樂化,過去需要連續性閱讀和深層次理解的傳統經典文學逐漸受到冷落。人們的閱讀習慣開始逐漸向表層化、碎片化、多樣化方向發展。
全媒體時代與先前時代閱讀模式的差異分析
全媒體時代下,信息更新速度快,圖書館廣泛開展跨學科、多層次的閱讀活動是緊緊把握時代脈搏的基本要求。隨著生活節奏日漸加快,人們對圖書的出版流通模式提出了更具個性化和實用性的要求,這為傳統紙質印刷書籍的形式帶來了挑戰,圖書館的紙質書籍閱讀推廣活動也陷入了困境。有調查表明:在數字化新時代,群眾參與閱讀行為的個體數量呈現出不減反增的新特征,但不同參與者的知識水平和綜合素質不同,從而表現出差異化形態。在數字化新時代下,讀者的閱讀需求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公共圖書館當前的閱讀推廣模式分類 (一)社會化媒體推廣模式
社會化媒體主要是指社會性的網絡應用,例如微博、百度百科、豆瓣等。社會化媒體的發展是網絡信息時代發展的產物,圖書館可以充分利用這些平臺,推廣自己的閱讀平臺。這種模式有一些成功的案例,例如首都圖書館在微博上發起的“分享閱讀”活動,從而收獲了一大批粉絲,讓更多的人開始加入閱讀的隊伍,擴大了圖書館的影響力,同時也改變了人們對圖書館的刻板印象,吸引了更多的年輕人走進圖書館。圖書館還可以利用社會化媒體與讀者進行互動,及時關注讀者的需求,讓圖書館提供的服務更加滿足當代人的閱讀需求,從而形成良性的推廣運營模式。
(二)電子閱讀借閱模式
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產生了各式各樣的移動電子設備。如電子閱讀器最大程度地還原了紙質書觸感和觀感的同時,又能隨身攜帶。圖書館可以引進一批電子閱讀器,實行電子閱讀借閱的模式。這種模式在上海市的圖書館試實行,效果良好,但是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如借閱人不予歸還,閱讀器在閱讀的過程中出現故障等。這種圖書館閱讀推廣模式適應當下社會發展的需要,符合當代人的閱讀需求。相信在未來,這種電子閱讀借閱模式能成為圖書館閱讀推廣的主流趨勢。
公共圖書館青少年閱讀推廣現狀
(一)宣傳方式單一、缺乏創新性和深度
公共圖書館受傳統工作思維的束縛,服務意識薄弱,圖書推廣方式多為張貼海報、布置展板,有時也舉辦諸如圖書推薦會、征文比賽、閱讀講座等活動,內容枯燥、形式單一,后期也沒有組織收集反饋和調研評價,對當代青少年缺乏吸引力,難以實現既定目標。部分公共圖書館雖然也開始嘗試利用微信公眾號、讀書平臺等全媒體進行閱讀推廣,但往往都會流于形式,沒有形成日常化的系統工作,缺乏針對性和連續性,難以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二)缺乏專業人才,推廣方式落后
公共圖書館的閱讀推廣工作往往被定義為圖書館內部職能,相關工作人員由圖書館管理人員兼任,其并不具備網絡營銷和市場推廣能力,閱讀推廣工作缺乏科學性和專業性。另外,由于沒有形成統一的閱讀推廣部門和對外宣傳處,缺少公共圖書館各部門的有效配合以及社會團體組織的有力扶持,難以組建專業團隊和有效整合資源,因此閱讀推廣活動規模小,內容形式單一,對青少年缺乏吸引力。 (三)受眾范圍小
公共圖書館現有的閱讀推廣模式大多都是線下推廣,容易受到時間、空間的限制,這導致參加公共圖書館推廣活動的讀者較少。例如大部分推廣活動的時間都是在周末,而很多周末需要工作和學習的讀者就沒有辦法參加。大部分公共圖書館制訂的各類閱讀推廣計劃都是針對這一部分人群。也就是說,閱讀推廣的實際覆蓋人群不夠廣,大部分人無法獲得相應的公共圖書館資源。
全媒體時代公共圖書館青少年閱讀推廣策略
(一)完善組織結構,構建專業團隊
傳統公共圖書館由于管理模式相對落后,缺少信息管理專業或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復合型人才較為匱乏。而青少年讀者圖書閱讀推廣工作往往被認為是公共圖書館自身的職能,工作人員都是由本部門圖書管理員抽調兼任,這難以保證推廣工作的科學性和專業性。要改變現狀就必須聯合校內多部門協同組建專業團隊,在具體的任務安排上要充分考慮每個人的特點及長處,為其安排最適合的工作,做到人盡其用,確保青少年讀者閱讀推廣工作長期、高效、持久運行。同時必須堅持“送出去”“請進來”的原則,加強對現有人員的培訓。其中,“送出去”是指讓他們到全媒體運營公司學習掌握營銷推廣的新方式和新理念,不斷充實自己。
(二)提高服務水平,滿足個性化閱讀需求
公共圖書館在保留傳統閱讀的場地優勢、紙質書籍的優秀閱讀體驗等傳統優勢的同時,融合全媒體技術和創新思維方式才能更好地發揮自身的作用和功能,提高服務質量。公共圖書館的服務對象是社會大眾,他們因專業、知識背景、研究課題不同而存在較大的差異。公共圖書館要想進一步提高青少年讀者閱讀推廣服務質量,就需要建立個人數據庫,保存讀者感興趣的資源、歷史訪問數據、閱讀時間段等,并認真分析,及時調整服務的內容,提供專業化、差別化、多樣化的服務。在推廣服務中充分利用個人數據庫精準推送不同的主題活動,通過薦讀、講座與沙龍、表彰、競賽、獎勵性活動、展覽等多種形式吸引不同青少年讀者的注意力。
(三)采用新型推廣方式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傳統的紙質閱讀已經難以滿足大眾的要求,數字閱讀、互動點播、虛擬圖書館等新技術、新形式應運而生。圖書館在完善自身服務的同時,要充分利用全媒體技術,如新的互動點播技術讓讀者可以更快地找到所需要的信息;數字圖書館可以讓讀者隨時隨地在線閱讀,還可以與其他讀者進行在線交流,以獲得良好的閱讀體驗。還可以提供全方位的閱讀服務體驗,提高讀者的閱讀興趣。公共圖書館在進行閱讀服務推廣的過程中,要根據當前青少年的閱讀行為特征,對圖書推廣的形式、方法進行大膽的創新,進一步提升推廣活動的效果。在保留傳統的專題講座、沙龍、展覽等活動的同時,也要根據當代青少年的閱讀特點,充分利用全媒體,使用網絡化的推廣形式,通過手機App、全媒體平臺等多種新型的推廣載體進一步提升閱讀推廣服務的針對性和指向性。目前,有很多公共圖書館開始通過公眾號進行新書推薦活動,但是由于后期跟進不足,還需要加入多種形式以提升活動的效果。
(四)加強數字閱讀推廣服務人才建設
首先,建立專門的青少年讀者數字閱讀推廣平臺。招聘計算機專業和與推廣服務有關的專業人員,組建一支專業的人才隊伍,保證推廣服務團隊和數字閱讀推廣服務的專業水平。其次,對人才合理分工,如對負責電子閱覽設備運營管理、數字閱覽推廣網頁內容建設和更新、策劃數字閱讀推廣服務活動等工作的人員應分工明確。最后,數字閱讀推廣人員應定期或不定期接受培訓。通過及時有效的培訓,豐富和更新數字閱讀推廣服務人員的知識儲備,不斷提高他們對數字閱讀推廣服務的整體認識。
(五)加強數字閱讀推廣服務平臺的建設
首先,公共圖書館要加大對青少年讀者推廣服務平臺的支持,引進一定的數字閱讀設備,積極配合各平臺,不斷加大資金投入,確保滿足青少年的數字閱讀需求。其次,公共圖書館應積極與萬方、知網等第三方平臺合作,引進適合青少年的數字閱讀應用,合理購買非免費資源。例如,青少年讀者可以通過手機下載應用程序,隨時隨地閱讀購買的文學資源。
(六)完善數字閱讀推廣服務評價機制
公共圖書館數字閱讀促進服務評價機制不僅是對數字閱讀促進服務的評價,也是提高數字閱讀促進服務質量的有效措施。
第一,公共圖書館可以成立數字閱讀促進評價小組,通過構建評價指標體系,采用問卷調查、訪談、大數據分析等方式,對青少年讀者在數字閱讀促進前后狀態的數據進行綜合分析。要全面客觀地評價數字閱讀推廣服務的成本投入和推廣內容、效果、體驗等各個方面,并對收集到的有效數據進行分類。同時,將數字閱讀推廣服務評價團隊的工作內容和工作效率納入績效評價中,運用績效評價的方法對工作人員的職責履行情況進行深入研究,并通過相應的獎勵機制增強其責任感。
第二,可以在移動圖書館主頁上開通評論區,通過一定的激勵措施,鼓勵青少年積極參與數字閱讀推廣服務評價機制,有效獲取青少年對閱讀推廣服務評價的反饋信息。
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移動終端設備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工作、學習當中必不可少的工具。隨著全媒體時代的到來,公共圖書館的日常管理工作、讀者服務工作以及閱讀工作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利用紙質圖書查找資料的模式不再是人們唯一的閱讀方式,數字化閱讀、電子圖書閱讀已經成為當今社會的主要閱讀模式。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的目的就是希望青少年讀者可以通過閱讀推廣活動體驗全新的閱讀服務,使其在參與每一次的推廣活動時,都能夠收獲豐富的知識,體驗全新的閱讀理念和閱讀模式。這樣才能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提升公共圖書館在青少年讀者心中的地位,進而實現全民閱讀。
參考文獻
[1]葛翔.新媒體時代下圖書館閱讀推廣的傳承與創新[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中旬刊),2019(10):192-193.
[2]娜麗莎.移動新媒體環境下高校圖書館數字閱讀推廣服務模式研究[J].西部廣播電視,2018(20):49+52.
[3]王繼華.新媒體環境下公共圖書館有聲閱讀推廣策略研究[J].圖書館學刊,2019,41(03):94-97.
[4]邱海.關于新媒體環境下公共圖書館組織文化建設策略研究[J].參花(上),2019(05):150.
[5]林秋戀.新媒體環境下公共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探討[J].福建圖書館學刊,2019,2(02):39-41.
[6]錢旻.新媒體環境下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研究——基于SWOT分析法[J].江蘇科技信息,2021,38(19):4-6+16.
[7]李春溪.新媒體時代公共圖書館青少年閱讀推廣策略研究[J].決策探索(下),2020(08):88-89.
[8]蔡明海.基于全民閱讀的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設計研究[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20,4(03):162-163.
[9]李瑛.新媒體時代公共圖書館少兒數字閱讀推廣策略探析[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9(S1):120-124.
Tags:#只此青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