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生產力和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信息技術產業蓬勃發展。信息的井噴式增長,海量數據及云端數據庫的出現促進了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人們對圖書資源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大數據時代為圖書管理與服務的發展和變革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將大數據技術應用到圖書管理與服務中,不僅能提升圖書管理與服務的工作效率,降低圖書管理運營的成本,還能滿足讀者的多元需求,促進圖書管理與服務實現創新發展。因此,在信息時代下,利用大數據技術提高圖書管理與服務水平是大勢所趨。充分利用大數據技術的優勢,提升圖書管理和服務質量,構建科學完備的圖書管理和服務系統。
當下,全球已經進入大數據時代,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由從傳統的書籍、雜志、報紙轉變為從網絡獲取數字化信息。圖書館作為人們日常獲取信息的重要途徑,在信息時代背景下,數字圖書館的出現和發展是一種必然。
近年來,數字圖書館的發展與信息網絡技術、計算機技術、信息存儲技術等的快速推進密不可分,數字圖書館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加快了信息的傳播,使人們獲取知識越來越便捷,信息內容也越來越豐富。新形勢下,進一步推進大數據技術在圖書管理與服務中的高效應用仍有重要意義,這關系到圖書信息的全面共享、圖書館服務體系的更新、讀者與圖書館之間密切程度的提升等各個方面。
大數據技術應用于圖書管理與服務的主要價值
(一)保障信息的多樣性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圖書館在發展過程中會不斷增加新的圖書以適應時代需求,但這一措施既加劇了圖書管理的難度,又不利于圖書館信息多樣性的保護,因而亟須創新圖書館管理和服務方式。大數據技術的出現,一定程度上滿足了新時代對圖書管理與服務的要求,可以有效保障圖書館信息的多樣性,進一步豐富圖書資源,滿足各年齡階段讀者的個性化閱讀和信息獲取需求。
此外,大數據技術會增強數據庫與圖書館藏之間的聯系,在保證圖書館及時高效地提供豐富的文字信息內容的同時,提供視頻、音頻、圖表等不同形式的信息,從而履行圖書管理與服務的職能[1]。
(二)提供海量的圖書資源
對大數據技術的應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圖書館的資源館藏量,除傳統形式的紙質圖書資源外,還可以儲存大量音頻、視頻等數字資源,為讀者提供海量數據資源,滿足讀者的多樣化需求。大數據技術的應用可以促進圖書資源的深度挖掘和探索,從而有效減小圖書管理與服務的難度,提升圖書館運行與經營的質量和效率。在圖書管理與服務中廣泛應用大數據技術,不僅能夠實現對海量信息資源的高效整合,快速存儲信息資源,還能有效分析各階段讀者對圖書的實際需求,從而使讀者從海量圖書資源中快速獲取符合自身需求的圖書。
(三)提高圖書管理與服務的深度
廣泛高效地應用大數據技術是提高圖書管理與服務深度的重要手段。大數據技術能夠迎合多樣化的服務趨勢,高效梳理出大量的圖書信息資源,有助于推進圖書管理與服務。大數據服務資源可以分為6類,即知識資源、信息資源、人力資源、服務能力資源、物能資源以及其他資源[2]。
大數據技術可以根據讀者的閱讀情況及時記錄讀者的各類信息,包括讀者的借還記錄、用戶訪問數據與搜索瀏覽記錄等,還可以根據閱讀與獲取信息的需要升級圖書管理系統,通過優化圖書管理與服務的方式應對讀者的各種需求,做到對讀者閱讀需求的科學定位,從而提升圖書管理與服務的質量和效率,最終建立圖書資源標準化和規范化管理服務體系。
大數據技術在圖書管理與服務中的應用現狀
(一)圖書數據存儲能力欠佳
在圖書管理與服務領域,大數據技術可以采集、分析、處理龐大的圖書數據資源和,挖掘海量圖書信息,從而促進圖書館的高效運轉。但是,目前很多圖書館并未配套專業的圖書存儲數據庫,而圖書館內現有的數據存儲設備不足以支撐海量圖書資源的日常存儲,還有不少圖書館尚不具備云服務功能。
圖書資源存儲能力的欠缺,直接影響了圖書管理與服務的效率,從而降低了圖書館運營水平。當前,圖書管理與服務并未形成綜合性的高效運行體系,對大數據技術的應用還存在許多不足之處,圖書館云服務和云存儲技術的應用還有待進一步提升。
有關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末,全球大數據市場規模已接近3千億美元,數據存量整體走勢較好,但受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影響,國內圖書館被迫改變運營模式以及進行數字化升級,加上新型工作負載的普及和深化,圖書館數據量也呈現指數級增長。IDC研究表明,預計到2025年,全球數據量將上升至163ZB[3],半結構化和非結構化數據占全球互聯網大數據的比例也會大幅提升,但在這些數據中,結構化數據占全部數據量的比例很難突破20%,故而亟須加強數據的結構化管理。
(二)技術設備更新不及時
大數據技術的優勢在于突出的數據運算能力,其能夠根據實時數據信息的變化準確有效地處理海量數據信息,從而得出確切的結論。在圖書管理與服務領域,大數據技術在數據分析時必須以大量的實時數據為基礎進行深度預測;而建立高效的圖書管理和服務體系也需要構建多元化的圖書管理機制,這就要求及時更新圖書資源信息,通過應用大數據技術不斷完善圖書館的管理模式,總結適合圖書館的發展方式,進一步發揮大數據技術在圖書管理與服務中的實際應用價值。
但是,目前大部分圖書館的技術設備型號老舊,導致數據更新不及時、信息處理能力欠缺,使圖書管理與服務的效率低下,而更換技術設備需要一筆數額較大的資金,因此,圖書館大數據技術設備的更新不及時是另一大阻礙。
(三)缺少專業管理技術人才
為了讓大數據技術在圖書管理與服務中得到有效應用,圖書館存儲能力的提升和技術設備的完善是其中一方面。此外,圖書館還必須要引進專業的圖書管理人才。專業的技術人才可以提高運用大數據技術管理圖書資源的效率,保障數字圖書館的高質量建設。但是,現階段圖書管理技術人才數量嚴重不足,當前從事圖書管理工作的人員技術水平不高,嚴重影響了圖書管理與服務的質量。
新時代要想發揮大數據技術在圖書管理與服務中的優勢,就必須培養精通圖書管理與服務的人才,并大力引進專業管理技術人才進入圖書館工作,同時,定期組織現有圖書管理人員進行培訓學習,從而保證圖書管理人員與時俱進,具備對大數據技術深度研究的創新理念,以此滿足圖書管理與服務的現實需求。只有先進的硬件科技設施與優秀的管理人才相結合,才能不斷提升圖書館的圖書管理與服務質量。但是由于圖書管理專業技術人才配置不足,相關人員創新和研發能力有所欠缺,嚴重影響了圖書管理與服務的整體質量[4]。
圖書管理與服務中的大數據應用策略
(一)大力普及全民閱讀
圖書館應配備先進的硬件設施,并引進專業管理技術人才,以促進對大數據技術的高效合理應用,進而轉變讀者的借閱方式,實現對圖書資源的有效管理。引進大數據技術可以使圖書館精準地鎖定忠實讀者,分析讀者的閱讀喜好,從而有針對性地向讀者提供圖書館服務,并根據讀者提出的建議不斷調整圖書館的服務方式。
此外,大數據技術的應用可以加速圖書館管理方式的變革,有助于準確分析目前圖書館管理與服務中出現的各類問題,并通過智能化的操作和檢索系統來提高圖書管理與服務的時效性。另外,大數據技術能夠分析出圖書館在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了解讀者的閱讀需求,從而針對讀者的個性化需求提供圖書服務,既能保證圖書館管理與服務的水平,又能滿足讀者多元化的閱讀需求。
(二)海量圖書資源管理的精細化
在圖書管理與服務領域中引進大數據技術可以提升圖書館管理的精細程度,能夠彌補原本圖書館管理體系的不足之處,使讀者掌握圖書閱讀資源,滿足讀者的圖書閱讀需求,提升讀者的體驗感,從而使圖書管理與服務更具備科學性和高效性。
首先,要求圖書管理人員利用大數據技術對海量圖書資源進行科學編碼,通過編碼的方式高效整合圖書資源,以保證讀者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到想閱讀的圖書,從而不斷加強圖書管理與服務的效率。
其次,圖書管理人員可以借助大數據技術掌握各類圖書借閱的實時狀況,分析出借閱度較高的圖書的類型和特點,并強化對這類圖書的管理程度,如將其擺放在讀者可以輕易找到的位置,以節省讀者的尋找時間。
最后,圖書管理人員可以通過大數據技術對讀者的借閱情況進行統計和分析,掌握讀者的個性化閱讀信息,借助收集的信息不斷完善圖書管理方式,從而制訂一個科學合理的圖書管理與服務方案,保證圖書管理的精確性,最大程度發揮大數據技術對圖書資源管理和服務的實際價值。
(三)建設圖書資源數據庫
在信息技術高度發展的時代,網絡圖書信息管理的方式正逐步替代傳統的圖書管理方式,圖書館管理模式也要順應時代發展更加智能化和精準化。
首先,圖書館要對大量紙質圖書進行管理方式的升級優化,建立一個海量電子圖書資源庫,以滿足讀者需求。
其次,利用大數據技術升級圖書管理方式,在圖書館建立一個電子圖書資源庫,并根據讀者的閱讀習慣進行圖書推送,提升圖書館的智能化服務水平。例如,傳統的存儲技術能夠通過1500張光盤存儲約1TB的數據,但全息存儲技術能把數據存儲在小體積的芯片中,存儲容量直接擴展到了1000TB左右[5],因此,圖書館引進全新儲存技術可以大大提高數據庫的存儲效率。
最后,通過建設圖書資源數據庫,同時進一步借助互聯網優勢,為廣大讀者提供精準的個性化服務。圖書館管理人員可以從數據庫中調取讀者的借閱記錄,根據讀者閱讀喜好,精準定位讀者興趣,從而構建專門的、個性化的讀者專屬圖書體系,為讀者提供針對性服務,滿足讀者的閱讀需求。讀者在線上瀏覽圖書的時候,大數據也會自動根據讀者的閱讀喜好推送相關圖書,從而為讀者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四)構建智能化圖書館管理體系
大數據技術在圖書館日常管理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利用大數據技術能夠不斷升級圖書館日常管理的平臺系統,加強各機構之間的聯系,將圖書館與出版商、供應商等上下游企業緊密聯系起來,建立一個圖書信息查詢系統,利用大數據技術所提供的信息來幫助圖書管理人員進行高效的圖書管理,形成智能化圖書館管理體系。
同時,智能化圖書館管理體系可以大大提高圖書館的服務水平,滿足讀者借閱、查詢、檢索等各種信息需求,為讀者提供全面的信息數據。大數據技術推動了現代圖書管理方式升級,降低了圖書館的運營成本,構建了全方位的信息資源數據庫,實現了圖書資源的科學分類及整合,大幅提高了圖書的利用效率,達到了圖書館的經濟效益要求,將促進圖書館實現全面發展。
此外,智能化圖書館管理體系還可以實現圖書搜索、查找、借閱、管理一體化運營,通過云計算技術盡可能滿足讀者需求,還能做到圖書歸還預警。例如,很多喜歡閱讀的讀者經常從圖書館中借閱書籍,但由于日常工作繁忙讀者經常忘記圖書歸還時間,容易出現延遲還書等問題,從而影響讀者的借閱信譽。而且,圖書不能及時歸還,還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圖書館圖書資源的流失,給圖書館帶來一定經濟損失。而智能化圖書館管理體系內設預警程序,系統會自動在圖書歸還期限的前一天提醒讀者,從而降低圖書不歸還或延遲歸還的概率,大大提高圖書館的圖書管理效率。
基于當前圖書館的管理現狀,在圖書管理與服務領域引進大數據技術是大勢所趨。大數據技術是當前圖書管理與服務改革的一大重要工具。大數據技術的應用可以優化圖書館的管理體系,提升圖書館的服務質量,降低圖書館的運營成本,滿足讀者多元化的閱讀需求。在圖書館接下來的發展過程中,必須加快引進大數據技術,不斷升級圖書館的管理機制,發揮大數據技術的優勢,建立更先進的智能化圖書管理系統,提高圖書館圖書管理與服務的質量。
參考文獻
[1]渠彩霞.以用戶需求為導向的高校圖書館管理與服務創新思考[J].現代農村科技,2021(10):67-68.
[2]楊江海,婁德涵,鄧海生.基于大數據的智能圖書管理系統的研究與設計[J].電子制作,2021(04):48-50+70.
[3]邵波.圖書館服務-第四輯-大數據環境下圖書館員情報勝任力的培養[Z/OL].(2020-04-08)[2022-09-22].https://k.cnki.net/CInfo/Index/3160.
[4]鄭娣蓮,計海峰,王衛東.大數據互聯網時代下的高校圖書管理工作的思考——以吉林市五所高校為例[J].山東化工,2019,48(02):168-169+171.
[5]張晴,李琦,程彭洲.大數據時代的移動圖書管理系統的研究與實現[J].價值工程,2018,37(26):44-46.
Tags:#只此青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