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中國社會的飛速發展,中國的經濟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對物質的要求也在持續提升。這就要求群眾藝術活動要具有多樣性和合理性,以符合人民群眾對物質和精神生活的要求。此外,因為文化館是綜合性質的,其首要工作任務是向群眾解釋專業知識,進行對應的主題活動,以不斷提高群眾的素養。所以,文化館必須在進行群眾性藝術活動的過程中明確群眾性藝術活動開展的必要性,確立自身的首要工作任務是進行群眾性藝術活動,進而逐步完善群眾性主題活動,解決存在的問題,促進社會和諧,推動中國社會進步發展。現具體闡述群眾文化藝術活動在文化館工作中的影響力。
文化館是指文化活動中心,作用是開展群眾文化活動,并為群眾文娛活動提供場所。其主要職責包括舉辦各類展覽、講座、培訓等,用于普及科學文化知識,開展社會教育,提高群眾文化素質,促進當地精神文明建設。同時,通過組織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進行流動文化服務,指導本地區老年文化、老年教育、少兒文化工作。
由于文化館要籌備各種各樣的活動,所以它的工作量也越來越大。現階段,我國文化館在開展群眾性藝術活動的過程中還存在很多問題。因此,有關工作人員應依據活動種類和群眾要求,充分運用其優點,以保證群眾活動有效合理地進行,打造群眾與政府之間的和睦關系。
群眾文化藝術活動在文化館中的地位
為文化館的發展提供群眾支撐
文化館工作中一個最重要的工作是設計和組織群眾藝術活動。其首要目標是在開展群眾性藝術活動的過程中,滿足群眾的需求,讓人民群眾了解到文化的真正內涵。文化館的群眾藝術活動可以為文化館的發展存儲后備力量,而文化館則可以在開展對外開放主題活動的過程中為群眾提供有效的藝術交流場地。文化館在開展群眾性藝術活動的過程中,必須充分運用其協調工作的功能,激發群眾的主動性和參與度,讓群眾在活動中深刻領會文化的含義,并在這個過程中讓群眾開展相對應的藝術和文化交流,持續促進群眾性藝術活動發展。為開展群眾性藝術活動,文化館必須采取相應對策,策劃宣傳群眾性藝術活動,同時也可以采用有效的游戲娛樂方式組織群眾藝術活動,讓群眾不但能從這當中學到藝術方面的專業知識,還能得到開心和滿足,進而為文化館吸納更多文化受眾,吸引越來越多的人參加藝術活動打好基礎,確保群眾藝術活動的實效性。
便于文化館傳播文化藝術
文化館可以通過開展群眾性藝術活動,與群眾進行良性溝通;舉辦各種各樣的書畫展、書法大賽等,為群眾提供一個良好的交流和聯系平臺,使群眾能在接受、參加賽事和進行交流的過程中不斷受到熏陶,學習相關藝術專業知識,進而開展文藝創作,充分發揮文化館協調工作的作用。同時,群眾藝術活動為文化館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傳播專業知識的媒介,可以讓群眾借助群眾藝術活動逐步了解、掌握中華文化,有益于建設文明社會,推動我國社會文化的發展。
滿足群眾的需求
文化館開展的群眾藝術活動形式多樣且覆蓋面廣。文化館在舉辦活動的過程中,應正確引導群眾開展主題活動,積極組織群眾參與民族舞蹈和美術類等藝術活動,傳播弘揚中國漢字和相關文化,以便讓更多人了解。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對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愈來愈高。伴隨這一發展趨勢,文化館應當盡可能地滿足大眾的需求。在當前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下,大部分人都希望自己擁有一技之長,因為那樣才能在生活中獲得他人更多的青睞,因此,文化館在組織群眾藝術活動的過程中,可以有的放矢地幫助群眾提高專業技能,并盡力幫助其掌握相關基礎理論技能。綜上所述,開展群眾文化藝術活動有助于文化館更多地幫助人民群眾解決問題,更好地滿足群眾的需求。
提升群眾文化藝術的地位
在組織群眾藝術性活動的過程中,文化館的地位得到了充分提升,之所以如此,根本原因在于文化館可以為群眾提供藝術主題活動,能夠合理地探索群眾工作,為群眾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在組織活動的過程中為群眾提供了對應的設施和場所,因此有益于提升群眾的藝術水準,能夠協助群眾更好地把握藝術專業知識,進而突出群眾藝術的地位,推動我國文化藝術工作良性發展。
當前群眾文化藝術活動開展存在的缺陷
群眾文化藝術活動內容單一
文化館在開展群眾性藝術活動的過程中,如果只依靠內部工作人員的組織和分配,就無法聯絡當地政府并與其進行有效溝通,也無法利用新聞媒體開展合理有效的宣傳策劃,進而造成藝術活動的成效不顯著。同時,由于文化館沒有多樣的活動藝術組織形式,導致群眾藝術活動方式過于單一,活動開展起來相對比較困難,不益于激發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也達不到預期目標,甚至還會嚴重影響群眾藝術活動的順利開展。
缺少專業組織與策劃人員
現階段,文化館群眾藝術活動的組織和方案策劃主要由文化館的管理人員進行。由于缺乏專業的素養和藝術的專業知識,組織方案和策劃工作的能力不強,導致管理人員無法有效組織方案策劃,同時專業技術人員的缺乏,造成群眾藝術活動缺乏專業性、合理性和秩序性,影響了藝術活動的實際成果的體現。此外,文化館管理層老齡化比較嚴重,其意識較為陳舊,無法跟上社會發展步伐腳步,這也導致群眾藝術活動的具體內容和活動方式枯燥乏味,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人民群眾參與的熱情。
思想守舊,很難進行創新
就文藝而言,它在一定水平上體現著一種社會發展審美觀的意識形態。假如無法在方式上及時高效地開展自主創新,就沒辦法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去參與活動。現階段,盡管文化館也在藝術活動的過程中尋求自主創新和轉型,但預期效果與實際效果相差甚遠。只有建立好自主創新與傳承的關聯,才能促進群眾藝術文化活動的發展。但現階段文化館大部分工作人員的工作時間較長,且其在工作中形成的固化思維也難以改變,直接導致文化藝術活動的開展形式比較單一。
群眾文化工作者的素質較低
作為文藝活動的策劃者和實施者,文化館工作人員的素質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活動的舉辦質量。大多數集體性活動都需要信息技術的協助,因此舉辦群眾藝術文化活動需要優秀的專業人才來進行。如果沒有專業性人才,就難以明確活動的主題和實施意見,使文化活動的開展越來越不盡如人意。除此之外,文化館專業技術人員的薪水較低,因此人才外流現象十分嚴重,且一些文化館工作人員管理并不嚴格,一些工作人員墨守成規,不肯奮發進取,嚴重影響文藝活動效果的呈現。
文化活動設施不足
如果沒有完備的活動設施,活動就無法正常進行。當前,一些縣市區公共文化館由于活動經費有限,設施維護保養存在問題,導致活動設施相對比較欠缺,不能滿足大部分群體的要求。另外,在舉辦藝術展時,場館除了要擺放很多藝術品,還需要做好一定的安全保衛設施,以確保藝術品的安全性和活動進行的流暢性。好的群眾性活動應當具備參加普遍、自發性、形式多樣、不受限的特性。但是,現如今在我國一些地區,群眾性活動的普及程度不高,方式單一,活動開展的標準和經營規模也比較小。除此之外,一些地區的群眾性活動具有周期性的特點,一年四季只有兩個季節舉行活動,且群眾參與度低,場館設施也不健全。在一些設施較缺乏的地區,群眾活動多在戶外舉辦,總體實際效果達不到相關標準。
文化館如何開展有效的群眾文化藝術活動
加強與政府、媒體之間的聯系
文化館要想開展合理有效的群眾藝術活動,就必須與政府機構協作,根據新聞媒體宣傳策劃方案進行。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利用各單位的現有資源,充分發揮各單位優勢,提升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知名度,豐富其具體內容,并調動群眾參與。文化館的發展離不開政府和媒體機構的宣傳,只有加強與政府、媒體之間的聯系,才能提高文化館活動的曝光度,吸引更多人關注和參與,從而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文化館活動的順利進行。綜上所述,文化館、政府和媒體三者之間相互協調,互助發展,是非常有必要的。
提升群眾參與度
提升群眾的參與度是開展群眾性藝術活動的基本工作。因此,文化館在舉辦活動的同時,要重視群眾的主體性,鼓勵人民群眾自主參與主題活動,同時可以選擇群眾感興趣的文化藝術活動內容,激發群眾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文化館只有更多地關注群眾真正喜愛的活動,才能吸引更多的人來參加活動,獲得人民群眾更多的支持。總之,群眾的支持度和參與度是文化館活動舉辦成功與否的重要體現。
引進專業人才
專業技術人才對于文化館活動的舉辦具有支撐作用,從最開始的策劃方案,到活動中的協調,再到活動的最后收尾工作,都離不開專業人才的支持和引導。因此,文化館要引入專業技術人員,確保他們具備一定的藝術技能,能策劃專業的群眾藝術活動方案。同時,文化館應當對館內原有人員進行相應培訓,塑造專業性人才。文化館應當對工作人員進行思想道德教育與科學文化教育,提升管理者的創新能力和原有工作人員的思想認識水平,以便為提升群眾藝術活動的獨創性打好基礎,確保其實效性。總之,重視專業人才是至關重要的一步。
創新文化活動類型,建立文化服務平臺
伴隨著文藝活動多樣化的發展趨勢,文化館必須開拓創新,建立自主創新管理機制,創建屬于自己的服務平臺。文化館應當健全服務平臺上的公用設施,進一步加強公共文化服務基礎設施建設,讓相關設備和場地發揮較大作用。除此之外,文化館應大力開展群眾想要參與的主題活動,將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與人文情懷相融合,進行改革創新。文化館還可以將新春佳節、端午節等中華傳統節日列入文化活動中。
整合社會資源,發揮志愿者的作用
多元化已經成為一種發展趨勢,同時,群眾的需求也越來越多元化。當前,文化館的工作人員很難滿足群眾的需求,所以,文化館應當用好社會資源,充分發揮志愿者的作用。同時,文化館可以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加強與志愿者的溝通,通過線上、線下兩種方式,呼吁青年志愿者參與各種各樣的文明實踐活動,如小區志愿者服務、演藝等活動。長此以往,文化館就可以博采眾長,不但能舉辦群眾文化藝術活動,還能拓展到其他行業,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打好基礎。
巧用互聯網技術
文化館應把握住信息時代的發展機會,堅持不懈地開拓創新,銳意進取,做好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創新工作,將大數據等現代科技融入其中,以便更好地順應時代的發展,為文化館群眾性藝術活動創造資源優勢。首先,文化館可以構建以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為主要內容的互聯網服務平臺,通過抖音、新浪微博等新媒體平臺直播各種群眾文化藝術活動。這種方式可以在減少文化館成本的同時,還能依靠App的交互作用與粉絲即時進行互動交流,從而能夠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其次,以互聯網為媒介開展工作,對相關工作人員開展網上教育,這不僅能較好地解決場地租賃難、師資力量升級不及時等問題,還對自主創新群眾藝術教育培訓的具體內容和方式具有關鍵意義。最后,文化館可以以互聯網為媒介,加強自身與人民群眾之間的藝術聯系,聆聽底層群眾的呼聲,通過互聯網向全社會征詢群眾對群眾藝術活動發展的意見與建議,這將極大地促進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發展。
綜上所述,群眾文化藝術活動在文化館工作中具有特別重要的作用,因此,文化館必須不斷完善群眾文化藝術活動,與政府部門和新聞媒體一起策劃和宣傳活動,同時提高工作人員的專業素養,以確保文化館工作的順利開展。文化館應當以推動文化傳播和為社會發展提供公共文化服務為己任,為人民群眾提供進行藝術活動的場地,并在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涵養文明之風。文化館作為傳播正能量的媒介之一,能夠有效滿足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就文化館自身發展來講,關鍵在于其要在思想觀念層面明確開展群眾性藝術活動的必要性。總之,文化館應當加強對技術專業人才的培養,傳播優秀傳統文化,合理運用直播、大數據等技術,逐步提高群眾文化藝術活動在文化館工作中的影響力,推動群眾文化藝術活動和文化館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淑芝.淺談群眾文學藝術活動在文化館工作中的地位[J].戲劇之家(上半月),2013(06):93.
[2]王光瑞.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對文化館建設的新要求[C]//山東省群眾文化學會.2008山東省群眾文化學會論文集.[出版者不詳],2008:332-337.
[3]向梅芳.創新文化館工作思路 助推山區文化事業發展[J].南方論刊,2013(12):77-78+87.
[4]劉麗男.淺談群眾文化藝術檔案的價值及其開發和利用[J].黑龍江檔案,2014(03):124.
[5]鄒力.關于文化館在群眾文化活動中的作用與應用研究[J].今古文創,2021(09):102-103.
[6]趙燕燕.基層文化館在群眾文化活動中如何發揮作用[J].參花(上),2020(12):137-138.
Tags:#只此青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