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有望成為未來人類社會的一種存在形態。現結合圖書館學新五定律,分析圖書館在元宇宙開辟服務的必要性,探討圖書館如何利用元宇宙的發展機遇實現更好的自身發展與社會價值。
元宇宙是當下熱門的研究課題,學界和業界對其都有廣泛的應用與研究。在學界,國內外研究的熱點是虛擬現實、增強現實、交互式計算機圖形學、多元宇宙優化算法等[1];在業界,元宇宙概念與技術應用于小說、電影、游戲等領域。相關技術的發展與進步,使投資界認為虛擬世界聯結而成的元宇宙具有巨大的投資價值。
2021年,多家頭部公司參與和釋放出關于元宇宙的重磅消息,先是沙盒游戲平臺Roblox將“元宇宙”寫進招股說明書,成功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上市首日市值便突破400億美元,“引爆”了科技和資本圈。隨后,Facebook將公司更名為Meta,核心業務逐步過渡到高度仿真的全新虛擬社區。微軟、蘋果、字節跳動等公司相繼宣布進軍元宇宙[2],元宇宙成為眾多社交、游戲頭部公司競相開辟的領域。
元宇宙是社會和科技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以高度發達和完善的信息化設施為基礎,依托先進的數字化技術如VR等虛擬技術,是平行于現實世界的數字化世界,具有高度逼真的沉浸感、體驗感和無限趨于零的低延時,有獨立于現實世界的經濟系統,具有去中心化的特點。這是人類全新的生存體驗。人們或許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么,但可以確定未來朝哪個方向發展,可以預見,元宇宙有望成為未來社會的一種存在形態。
從圖書館、科技、人類社會的縱向發展歷史來看,圖書館始終緊跟社會和科技的進步創新和發展。圖書館在元宇宙中的探索早已有之,早在2003年,美國互聯網公司Linden Lab就推出基于Open3D的“第二人生”(Second Life)虛擬世界;聯盟圖書館系統(Alliance Library System,ALS)和聯機圖書館活動(Online Programming for All Libraries,OPAL)于2006年在“第二人生”中啟用了Second Life Library 2.0,吸引了包括哈佛大學、香港大學等在內的著名高校參與進來。虛擬世界的圖書館能為讀者提供在線交流、參考咨詢、館藏檢索和文獻傳遞等服務[3]。顧立平在對第二人生虛擬平臺的分析研究中,提出圖書館可以利用元宇宙的系統來發展數字圖書館的虛擬世界,提供一種輔助研究人員的虛擬科研環境,輔助教育人員和學生的虛擬校園,以及給予有權享受知識服務的一般民眾一個虛擬知識型社會[4]。
本文從圖書館學新五定律角度出發,提出圖書館積極融入元宇宙有利于圖書館數字化發展,有助于圖書館實現轉型,實現其價值。圖書館應當積極作為,主動研究其在元宇宙中的存在形態,需要做哪些基礎準備,能用到哪些科學技術,在全新的環境如何開展參考咨詢、知識服務,以及圖書館的資源、功能、服務模式如何變化等一系列問題。
圖書館學新五定律
1931年,印度圖書館學家阮岡納贊提出了“圖書館學五定律”。該定律簡潔明了地表述了圖書館人的職業內容和要求,自問世起就被全世界圖書館人學習、借鑒和應用。1995年,美國圖書館學家米切爾·戈曼在其著作《未來的圖書館:夢想、狂想與現實》中提出了“圖書館學新五定律”。戈曼在書中表示自己是在站在圖書館職業的巨人肩上(指阮岡納贊),以當今圖書館及其未來發展趨勢為背景,對阮氏圖書館學五定律所蘊含的真理進行重新解釋[5]。
圖書館學五定律以及圖書館學新五定律,都是以服務對象(讀者或用戶)為核心,強調圖書館教育大眾、服務社會的職能。
圖書館學新五定律分別為:
第一律,圖書館為全人類服務(Libraries serve humanity)。
第二律,掌握各種知識傳播方式(Respect all forms by which knowledge is communicated)。
第三律,善用科技提升服務品質(Use technology intelligently to enhance service)。
第四律,確保知識的自由存取(Protect free access to knowledge)。
第五律,尊重過去,開創未來(Honor the past and create the future)[6]。
圖書館學新五定律重點強調圖書館服務全人類的宗旨。如何為全人類服務?阮岡納贊曾指出圖書館是全球性的教育工具;美國圖書館學家杜威曾把圖書館比作一個學校,圖書館員是這所學校的老師;戈曼也在書中提出“圖書館的使命既為單獨的真理追求者,也為人類文化修養的提高,這一宏大的目標及寬泛的需求服務”[7]。
圖書館是一個面向全社會,或者說全人類的“學校”,圖書館員應當承擔老師的職責,充分滿足學習者的需求,更有效地傳播圖書館的知識與信息。圖書館如何滿足用戶需求,如何利用元宇宙技術服務社會,如何抓住元宇宙這一機遇尋求服務的轉型與突破,從圖書館學新五定律中能得到一些啟示。
從圖書館學新五定律看圖書館在元宇宙中的發展
為全人類服務是圖書館的使命和宗旨
圖書館服務的重心早期在于提升民眾的知識素養,后提升到信息素養,到元宇宙時代,聚焦于信息、媒體、數字技術等多元素養教育。圖書館是一個生長著的有機體,這個有機體的生長動力是當新技術出現,社會生產生活方式發生較大變革時,圖書館總能破舊立新,打破舊秩序,涌現新的思想、新的理念、新的實踐。社會需要圖書館,圖書館是人類社會知識的存儲與生產基地。社會對圖書館的轉型和創新給予支持和包容,圖書館從業人員也把積極創新、迎接挑戰作為自覺意識。這是圖書館融入元宇宙的積極因素,也是圖書館事業發展的動力之一。
元宇宙將會是新時代互聯網的呈現方式。元宇宙支持從任何地方,通過多種便捷終端設備低時延連接登錄,具有沉浸和共享的特點。圖書館在元宇宙開展服務能突破地理及權限、管理的限制,突破傳統公共圖書館和高校圖書館只能滿足特定地域范圍、特定身份人群的信息獲取需求的局限,為圖書館實現面向全人類的服務提供基本條件。與此同時,滿足一個宏大、實時、共享、持久的虛擬環境中的實時數據傳輸需求,對圖書館的網絡支撐能力提出了挑戰,要求圖書館未雨綢繆,提前規劃部署,考慮未來通信量的需求,預留足夠帶寬,降低延遲,保證網絡的可靠性,為高速網的布局、將來實時數據的傳輸做好準備。此外,滿足對數據處理、算力和沉浸式體驗的要求,則要求圖書館有較強的計算機數據處理能力、圖像渲染能力,還要有充足的虛實交互的虛擬現實(AR、VR、XR)設備準備。
掌握各種知識傳播方式是圖書館發展的助力
圖書館學新五定律第二律強調掌握各種傳播方式。不論是何種形式的傳播方式,只要能有效地推廣圖書館的服務,傳播圖書館的知識,契合用戶的信息獲取需求,都是值得采用的。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與應用,數字化不斷滲透進各個領域,線上線下高度互聯,虛擬與現實持續融合。
元宇宙是虛擬世界高度發展的產物,是真實世界在虛擬數字世界的映射,擁有完整的制度體系及經濟系統。一方面,元宇宙作為一個社會,需要有圖書館這樣一個信息知識組織、交流、產出的場所;另一方面,區塊鏈、數字貨幣以及基于NFT(非同質化代幣)支持的數字信息資產化,使元宇宙數字資產的唯一性及安全交易得到保障。這有利于推動圖書館館藏資源的數字化發展,為圖書館數字信息資源的確權、交易和傳播提供技術支撐和安全保障。圖書館在做好現實世界服務工作的同時,應該在充分了解讀者需求、社會發展趨勢的基礎上,響應國家鼓勵數字化發展的號召,利用元宇宙這一新型的知識傳播方式,推廣圖書館的服務,推動圖書館服務優化升級和轉型,延續圖書館傳承文明、服務社會的社會功能。
善用科技提升服務品質是圖書館發展的動力
科學技術對圖書館發展的推動作用不言而喻。圖書館的發展乘上科學技術的快車后,短短二十年間,就改變了千百年來的傳統服務模式。數字化、網絡化服務,人性化、個性化服務的智慧圖書館……這些變化讓圖書館得以更好地發展和延續。從圖書館和科技、人類社會的縱向發展歷史來看,圖書館緊跟科技的發展步伐,科技為圖書館注入新的生命力。要想使圖書館的服務跟上大眾的需求變化和社會的發展步伐,圖書館應該秉持傳統,積極探索、利用元宇宙的科技,不斷發展,更好地為人類社會服務。
圖書館有機會在元宇宙中發展出新的服務技能。數據挖掘、虛擬現實、數字孿生等技術,可以增加學習的趣味性,提升用戶的理解力,有利于用戶進行學習和研究。比如將各種復雜的知識內容轉化為易理解的三維立體影像;對實踐所需要的環境進行三維模擬;對研究對象進行數字孿生,以便觀察研究對象全周期的生命狀態等。元宇宙中圖書館數字化、網絡化、人工智能技術的高度發展,為不同地域、領域、機構的研究者開展協同研究創造了良好的虛擬研究環境,推動了科學技術不斷發展。元宇宙豐富的科技內容可以反向提升圖書館館員的信息和科技素養。館員在充分了解虛擬技術的基礎上,優化虛擬世界的圖書館環境,研究虛擬世界的信息搜索行為,創新以讀者為中心的服務模式。在元宇宙環境中挖掘、分析用戶行為數據,將用戶信息資源變成專屬于圖書館的非文獻資源,開發集用戶參與、生成、體驗于一體的數字圖書館系統。這時的圖書館就像一個智慧生命體,能為用戶提供精準高效的知識服務。
確保知識的自由存取是圖書館服務的基本原則
圖書館在古代具有私有屬性,只滿足少數特定人群的需求。19世紀中葉,民主社會的發展使圖書館也邁入現代化進程,于是圖書館開始響應民眾對教育、自由閱讀權利的需求,展現出公共性和公益性特點。
在《國際圖聯戰略規劃》和《國際圖聯2019—2024戰略》《聯合國2030議程》《信息獲取與發展里昂宣言》中,提到了以下戰略方向:“增強圖書館為用戶社區平等獲取信息的能力”“根據國家立法和國際協議,確保公眾獲得各種信息,保障基本自由”“在利用信息和通信技術的幫助下,加強全社會獲取信息和知識有助于可持續發展和改善人民的生活”[8]。這些規劃充分表明了圖書館確保知識自由獲取的意義和決心。在去中心化的元宇宙社會,民眾依然有對平等教育權利、自由知識獲取權利的渴望和要求。
圖書館是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圖書館融入元宇宙,符合民眾對自由知識獲取權利的要求,符合圖書館為全人類服務的目標。
尊重過去,開創未來,圖書館是一個生長著的有機體
圖書館和元宇宙一樣,是生長著的有機體。當各行各業逐漸涌入元宇宙賽道,共同打通虛擬和現實的邊界,元宇宙將不再僅僅是休閑、娛樂場所,而是有完整社會結構和經濟系統的文明社會。
只有在尊重過去,開創未來的基礎上,才能更好地存在和發展,個人如此,機構亦然,圖書館也一樣。尊重、延續傳統的服務方式,緊跟科技和社會發展步伐,積極開拓新的服務形式,融入新的社會發展潮流,圖書館始終和人類社會共同生長和進步。
圖書館學新五定律以為全人類服務為宗旨,提出實現服務的有效保障,就是與科技結合,和社會接軌,不斷進步和成長。所以圖書館融入元宇宙,在元宇宙開辟服務,是大勢所趨。圖書館應當積極作為,主動研究圖書館在元宇宙的發展模式和機遇。待元宇宙的基礎設施和框架區域成熟,元宇宙與真實世界的邊界開始消融,圖書館在元宇宙將會有何作為,值得期待。
參考文獻
[1]楊新涯,錢國富,唱婷婷,等.元宇宙是圖書館的未來嗎?[J].圖書館論壇,2021,41(12):35-44.
[2]劉霞.2022年五大技術彰顯智慧生活新趨勢[N].科技日報,2021-11-12(04).
[3]李麟.虛擬世界中的參考咨詢服務:以SecondLife為例[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0(03):5-8.
[4]顧立平.數字圖書館的社會模擬技術研究[J].現代圖書情報技術,2011(02):8-15.
[5][6]智曉靜.論“圖書館學五定律”的發展歷程[J].山東圖書館學刊,2018,(02):10-15.
[7]Michael Gorman.Five New Laws of Librarianship[J].American Libraries, 1995,26(08):784-785.
[8]吳建中,范并思,陳傳夫,等.面向未來的圖書館與社會[J].中國圖書館學報,2021,47(02):4-28.
Tags:#只此青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