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針對高等學校圖書館專業類書籍借閱比較低的現實問題,通過調研數據分析這類專業性書籍借閱比較低的原因,提出能夠有效提升專業類書籍借閱比的對策。這些解決對策的提出可以有效提升此類高等院校的學科水平,培養團隊并形成自己的專業特色。
圖書館是知識的寶庫,是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隨著通信技術及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和廣泛使用,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越來越廣泛,獲取信息的方法也更加快捷簡單,同時人們的閱讀方式也在悄悄發生著變化,人們開始慢慢習慣于碎片化的手機閱讀模式。圖書館專業類書籍借閱比和利用率的逐年減小,已經敲響警鐘。如何準確把握師生的閱讀行為規律,提升專業類書籍借閱比,已經成為現今許多高等院校面臨的共同問題[1]。本文將結合筆者所在學校的圖書借閱情況,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探討學校和圖書館提升專業類書籍的借閱比的對策。
專業類書籍概述
高校圖書館是高校的文獻信息資源中心,承擔著教學和科研雙重任務,是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2]。專業類書籍是圖書館重要的館藏文獻之一,每年各高校圖書館會根據學校的發展情況、專業設置情況以及科學研究項目采購專業類書籍。專業類書籍具有以下特點:①專業類書籍的需求人員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即對于高等院校來說,其主要任務是向學生傳授專業知識,教師講課內容的起伏性不大,同時,每學期各院系教學計劃和專業設置也比較穩定,因此教師和學生對專業類書籍的擴充需求比較穩定。②專業類書籍的需求具有集中性。各高校的教學進度具有較強的規劃性、統一性,這就導致學生對專業類書籍的借閱需求比較集中。在高校內經常可以看到臨近期末考試或者為了完成教師布置的某些任務時,進入圖書館借閱專業類書籍的人數增多,但是往往因為圖書館館藏資源有限,使得專業類書籍出現供應量不足的現象,因此圖書館要根據實際情況,適當增加專業類參考書的復本量,保證供應量。③專業類書籍管理具有規范性。高校圖書館可逐步設立院系圖書館,集中收集和管理專業類書籍,尤其是較專業的專業類工具書。可以以學校重點學科、科研項目為依據,在各院系設置高校圖書館分館,集中收藏借閱比和利用率較高的專業類書籍,以提高借閱效率和專業類書籍的借閱量[3]。
專業類書籍借閱結構分析
隨著互聯網科技的飛速發展,數字化信息應用越來越廣泛,傳統的閱讀形式也受到了較大沖擊,各高校圖書館的借閱量有所下降,尤其是專業性書籍的借閱量更是不斷降低。對于很多高校來說,專業性書籍是提升高校學科水平的一劑良藥[4]。從高校圖書館流通大數據和廣泛的調研結果分析來看,高校圖書館在專業性書籍的借閱方面暴露出許多問題,雖然經過圖書館的閱讀推廣和學校的強力推行,學生的圖書借閱率與過去相比有所提高,但借閱圖書的隨機性較大,專業類圖書的借閱比并不高。教師借閱圖書的情況更不理想,有些教師甚至從未到圖書館借閱過圖書,部分借閱也大都以借閱文學類圖書居多,去圖書館借閱專業類書籍的教師少之又少[5]。
要想合理分析高校圖書館專業類書籍的借閱情況,并提出有針對性的對策,就需要分析高校專業類書籍的主要借閱對象,需要對高校教師和學生總體情況進行全面的分析。下面以筆者所在學校具體人員分布為例,進行研究和分析(如圖1)。
圖1為筆者所在學校的教師總人數、博士教師人數、本科學生人數和專科學生人數的統計圖。從圖1中可以看出,教師的總人數為1000人左右;具有博士學位教師的總人數為150人左右,占教師總人數的15%左右;本科學生的總人數為10000人左右,專科學生的總人數為3000人左右。
從圖1中可以看出,筆者所在高校本科學生人數占比較高,占學生總人數的70%以上。這部分本科學生是學校專業類書籍借閱的主要對象,也是提高專業書籍借閱量的主要力量。學校在人才培養和圖書館閱讀推廣過程中要充分調動這部分學生學習專業知識的積極性。教師是學生的領路人,當學生對教師所教授的知識感興趣,想深度了解與學習這類知識時,就會主動進入圖書館查閱專業書籍。
學校應積極為學生提供能夠融入博士科研團隊的平臺,打造良好的傳、幫、帶模式。通過學校培養和圖書館的引領,切實發揮圖書館專業類書籍對學生的學習助力作用,為學生的就業打下良好的專業知識基礎。
圖1 人員情況分析(作者自繪)
從圖1中還可以看出,教師團隊也是提高圖書館專業類書籍借閱量的一個重要因素。尤其是教師隊伍中具有博士學歷的優秀人才,更是高校圖書館專業類書籍得到充分利用的主力軍。高校博士學歷的教師從事的基礎性科研工作需要借助高校圖書館的力量,其通過閱讀大量相關專業類書籍不斷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
但高校圖書館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專業類書籍的借閱比還是出現普遍降低的現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廣大教師包括具有博士學歷的教師從事基礎科研的動力不足,對到圖書館借閱專業類書籍也缺乏興趣;廣大學生對專業的探究較淺,沒有形成對自己所學專業的良好認知,認知和探究的不足使得廣大學生不清楚該從圖書館借閱何種類型的專業類書籍來提升自身的專業知識素養;此外,現今互聯網技術發達,很多信息的獲得可以從網絡中獲取,這也降低了圖書館專業類書籍的借閱量。因此,各高校要想切實提高圖書館專業類書籍的圖書借閱比,一方面需要更加重視教師和學生的購書需求,另一方面也需要充分調動教師的科研積極性。
影響專業類書籍借閱比的因素
圖書借閱比是指一定時期內借出的書籍數量占圖書總量的比例。高校圖書館圖書借閱比是衡量圖書館工作效率和學生學習效益的主要指標。圖書專業類書籍流通率高,說明師生到館率高和專業文獻資源利用率高,圖書館服務功能發揮得好[6]。影響專業類書籍借閱比的因素有很多,下面就以筆者所在學校為例,分析與研究影響圖書館專業類書籍借閱比的因素(如圖2)。
圖2為筆者所在學校主要專業圖書借閱比的分布圖。學校主要專業包括機械工程、電子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智能制造工程、環境工程、藝術設計等專業。圖2中僅僅統計了機械工程、電子工程、環境工程和藝術設計四個專業的數據,其余專業的情況與此類似。圖2中的圖書借閱比為本專業圖書借閱量與本專業總圖書數量的比值。
圖2 不同專業的圖書借閱比(作者自繪)
這些統計數據是根據圖書館借閱系統大數據匯總,并根據對應的專業代碼進行實際統計所得。從圖2中可以看出,機械工程專業的圖書借閱比較高,為5.3%;電子工程的圖書借閱比略低,為5.1%;環境工程和藝術設計的圖書借閱比較低,分別為4.1%和3.8%。總體來講,專業類圖書的借閱比非常低,都不到10%。
造成以上專業類書籍借閱比較低的原因可以歸納為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圖書館在選書和購書方面缺乏充分的調研和意見征集,突出表現為:圖書館人員在選擇專業類書籍時僅根據少數圖書館員的個人主觀意愿和個人喜好來進行書籍的選擇和購買,采購前并沒有做好充分的調研,沒有廣泛征集相關專業人員的購買和閱讀意見。這就導致了大量專業性書籍并不能滿足學校相關專業人員的專業需求。
其次,學校在科學研究方面的導向和激勵措施還不夠完善。主要表現為:部分院校整體思維站位較低,對基礎科研的支持力度不夠大,對從事基礎科學的專業人員沒有采取相關的激勵措施。這導致了學校的大多數科研人員找不到相應的科學研究方向,降低了繼續從事基礎科研的激情,失去了深挖專業知識的興趣,缺乏借閱專業書籍的動力。主體借閱人的缺失導致專業書籍的借閱呈現出逐年降低的趨勢。
最后,有些高校在學科建設方面還處于初級階段,沒有形成系統,學科建設的缺失使得借閱相關專業書籍的學生較少。主要原因是,學生沒有融入相關的科研團隊中,學生的意識僅僅停留在課堂學習上,沒有對本專業知識進行深究和探討。此外,大部分學生都缺少相關專業教師的引導,缺乏拓展自己所學專業知識體系的興趣。大部分學生認為只要能夠完成課內知識的學習,保證考試成績及格就可以。至于本學科的其他專業性知識,相對來講比較枯燥,學生也沒有較為濃厚的興趣。以上種種情況導致了高校圖書館專業性書籍的學生借閱情況不理想。
提升專業類書籍借閱比的對策
對于高校圖書館來說,購買合適的專業書籍,調動廣大科研人員和學生借閱專業書籍的興趣,提升書籍的閱讀量,是有效提升高校科研、教學水平的關鍵。針對目前專業類書籍借閱量比較低的實際情況,提出下列解決措施。其中,在提出解決性措施時筆者進行了廣泛的調研。在調研的過程中,筆者共調研了500名教師和600名學生,并提供了相應的調查問卷。
首先,制訂針對基礎性科研的獎勵性措施和激勵條款。在從事基礎性科研的過程中,一方面需要有基礎性科研設備的投入,另一方面需要科研人員常年針對某一個研究課題進行深入的研究。在研究過程中需要參閱大量的專業性書籍。例如,在進行機械工程專業的基礎研究過程中,需要參閱大量研究文獻,甚至需要參閱計算機、數學、物理以及化學等方面的專業書籍。如果能夠制訂相關的激勵條款,就會激發這部分科研人員的興趣,從而提高高校圖書館專業類書籍的借閱量。
其次,把學生加入教師的科研團隊作為學生的一項學業性制度。高校的學生非常有活力、有想法和有思想。但是,目前部分高校學生找不到自己在第二課堂學習的方向,因此會出現課堂上學生刷手機或玩游戲等不良現象,有的學生甚至存在長期逃課的壞習慣。學生融入教師的科研中,一方面可以開發學生的學習潛力,另一方面也可以為教師分擔一部分科研壓力,提高科研進度。這樣不僅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可以有效提升專業類書籍的借閱量,甚至可以為高校的學科發展注入動力,讓學生成為高校學科發展的強勁助力。
最后,把專業類書籍的借閱量納入學院和部門的考核中。高校圖書館花費大量的資金購入專業類書籍,目的是為學校的科研提供良好的知識平臺。如果沒有人借閱這部分專業類書籍,必然會造成大量的資源浪費,不利于學校的學科發展。此外,如果教師不去借閱專業類書籍,不尋求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和專業能力的途徑,就必然跟不上學科專業發展的速度。長此以往,這部分教師也會面臨淘汰出局的危險。如果把專業類書籍的借閱比納入考核體系,就會無形中鞭策廣大教師選擇與自己專業相關的書籍充實自己,為學校積累大量人才資源。
本文針對高校圖書館專業類書籍借閱量較低的問題,進行了廣泛的調研,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對策提出的主要目的是提升高校的學科水平和廣大教師的教學能力。主要結論如下。
第一,專業類書籍的借閱比非常低,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圖書的采購質量限制了圖書的借閱量,圖書的采購模式影響了圖書館藏書建設的全面發展。
第二,解決問題需要從三個方面進行:首先,完善閱讀激勵機制,加強購書調研模式;其次,構建科學的專業書籍館藏機制,引導學生借閱書籍,提升專業水平;最后,樹立科學的閱讀觀,充分發揮高校教師閱讀專業書籍的影響力[7]。
參考文獻
[1]盧成曉,陳添源.基于灰色系統模型的用戶借閱行為分析實證[J].閩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2,35(01):36-44.
[2]郝平.智能化管理為高校圖書館人文服務插上翅膀[J].記者觀察,2017(12):91.
[3]齊航.學生借閱行為分析[D].烏魯木齊:新疆師范大學,2021.
[4]馬杰,滿萌,劉紹榮.高校圖書館紙質圖書利用提升策略研究[J].河北科技圖苑,2021,34(02):40-43+48.
[5]楊麗兵,楊華.從讀者薦購到讀者采選——高校圖書館紙質文獻零等待閱讀模式研究[J].四川圖書館學報,2020(02):65-69.
[6]張建.高校圖書館圖書借閱率提升策略探索[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8,17(21):283-284.
[7]徐變云,韓小亞.高校圖書館提升圖書借閱率的因素探究[J].河南圖書館學刊,2021,41(04):48-51.
Tags:#只此青綠